[实用新型]一种交叉联动省电电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72825.5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4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立奎 |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B1/06;B66B1/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于贺贺;王云 |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联动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交叉联动省电电梯,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电梯井和第二电梯井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梯井内的第一轿厢和设置在第二电梯井内的第二轿厢;并且所述的第一电梯井和第二电梯井的正上方还分别设置有定滑轮组;而两个定滑轮组之间则设置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本装置两侧电梯井中的轿厢是联动的形式结构,其中间通过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实现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的传动,两侧的轿厢当一侧轿厢下降时,可通过自身重力以及主动电机的配合带动另一侧的轿厢上升,这样设置可减去轿厢上的配重以及两个轿厢可共用同一电机实现两个轿厢的升降;一方面可相应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可大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达到省电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交叉联动省电电梯。
背景技术
现在技术中,电梯的结构中多是一个电梯井配备一个轿厢,同时配备一套升降系统和操作系统完成内部轿厢的升降;现有的这种结构,轿厢的上升时通过升降电机上升,而下降的时候还需要设置配重配合升降系统完成下降,本身耗费的电力就多,在设置配重后,电力耗费更大;尤其是人流量较大的场所,电梯几乎每一层均要停留,升降系统的负荷明显增加,这种单方面上升和下降的电梯耗能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交叉联动省电电梯;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叉联动省电电梯,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电梯井和第二电梯井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梯井内的第一轿厢和设置在第二电梯井内的第二轿厢;并且所述的第一电梯井和第二电梯井的正上方还分别设置有定滑轮组;而两个定滑轮组之间则设置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为啮合安装设置,并且主动齿轮一侧安装有主动电机;而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另一侧则安装有齿轮轴;而两侧的齿轮轴上还均安装有钢丝绳,而两侧的钢丝绳又分别缠绕在定滑轮组并向下固定在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上;设置钢丝绳在齿轮轴上的缠绕方向,使得主动电机可带动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通过钢丝绳牵引使一侧的轿厢上升,一侧的轿厢下降。
作为优选,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该电气控制系统可相应控制主动电机开启与关闭以及行程;并且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可相应实现两侧的轿厢内部楼层按钮的交叉联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内还均设置有楼层按钮;通过电气控制系统设置当两个轿厢中一轿厢内某一层的楼层按钮被按亮后,相应的另一轿厢内相应楼层按钮也同样变亮,当第一轿厢内最下层的楼层按钮被按亮后,相应的第二轿厢内最上层的楼层按钮相应变亮;以此类推,使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的楼层按钮的显示为交叉并联形式;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主动电机停留在相应的楼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从动齿轮上还安装有一空转电机以及还包括备用电气控制系统;该空转电机相应与电气控制系统相连,可相应控制空转电机;而所述的备用电气控制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功能相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两侧电梯井中的轿厢是联动的形式结构,其中间通过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实现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的传动,两侧的轿厢当一侧轿厢下降时,可通过自身重力以及主动电机的配合带动另一侧的轿厢上升,这样设置可减去轿厢上的配重以及两个轿厢可共用同一电机实现两个轿厢的升降;一方面可相应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可大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达到省电的目的;
(2)本装置由于两个轿厢是联动的,当一侧的轿厢停止时,另一侧的轿厢也会相应停止;因此本装置设置两侧轿厢内的楼层按钮为交叉并联的形式,本装置中可将电梯设置七层,当第一轿厢内一层的楼层按钮被按亮时,另一侧第二轿厢内的第七层的按钮被相应按亮,使第二轿厢内的人知道会在第七层停留;电气控制系统会控制第一轿厢在一层停留打开电梯门,同时另一侧的第二轿厢会在第七层停留同样打开电梯门,这样交叉控制楼层按钮可以使人们得知所乘坐的轿厢在第几层停留,比较适合在人流量较大每一楼层基本都要停留的场所使用,并且楼层不适宜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立奎,未经黄立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2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设备
- 下一篇:一种堆码吊梁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