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泄漏功能的污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1522.1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9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卫红;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良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29/70;F04D29/62;F04D29/08;B02C1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5128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泄漏 功能 污水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泄漏功能的污水泵,包括主体和耐磨层,所述主体的顶端固定有罐体,且罐体的中部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端安置有收集内槽,且收集内槽的中部外壁开设有收水口,所述收水口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左右两端中部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收水口的外壁一圈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收集内槽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旋转扇叶,所述耐磨层设置于支架的底部。该具有防泄漏功能的污水泵设置有第一旋转扇叶和第二旋转扇叶,有效的将垃圾进行二次粉碎,便于使用者更好的将污水排出,通过收水口的中部设置了过滤板,有效的控制了水流的速度,防止水流的速度冲击力过大,不便于将垃圾进行粉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泄漏功能的污水泵。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污水泵的要求越来越多,污水泵属于离心杂质泵的一种,具有多种形式:如潜水式和干式二种,目前最常用的潜水式为QW型潜水污水泵,最常见的干式污水泵如W型卧式污水泵和WL型立式污水泵二种,主要用于输送城市污水,粪便或液体中含有纤维。纸屑等固体颗粒的介质,通常被输送介质的温度不大于80℃。由于被输送的介质中含有易缠绕或聚束的纤维物。故该种泵流道易于堵塞,泵一旦被堵塞会使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烧毁电机,从而造成排污不畅。给城市生活和环保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抗堵性和可靠性是污水泵优劣的重要因素。
市场上的污水泵使用过程防止泄露,给使用者带来了不适,并且其内部垃圾不便于过滤和吸水的速度太快造成内部搅碎垃圾不均匀,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泄漏功能的污水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泄漏功能的污水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污水泵使用过程防止泄露,给使用者带来了不适,并且其内部垃圾不便于过滤和吸水的速度太快造成内部搅碎垃圾不均匀,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泄漏功能的污水泵,包括主体和耐磨层,所述主体的顶端固定有罐体,且罐体的中部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端安置有收集内槽,且收集内槽的中部外壁开设有收水口,所述收水口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左右两端中部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收水口的外壁一圈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收集内槽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旋转扇叶,所述耐磨层设置于支架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包括卡扣和卡槽,且过滤板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内壁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通过卡扣与卡槽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扣与卡槽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扇叶包括搅碎槽、第二旋转扇叶,且收集内槽的中部固定有搅碎槽,所述搅碎槽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旋转扇叶。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扇叶与搅碎槽之间为紧密贴合,且收集内槽与第二旋转扇叶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扇叶关于收集内槽的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卡扣与固定螺丝之间为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具有防泄漏功能的污水泵设置有密封条,在收水口的内壁中部安置了密封条,有效的防止使用者在安装主体的时候内壁漏缝,造成内部垃圾泄露,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该具有防泄漏功能的污水泵设置有过滤板,便于使用者将较大型的垃圾进行过滤掉,防止内部堵塞无法进行污水排出,有效的为使用者带来了方便,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者将过滤板的卡扣卡合在卡槽的内壁,有效的为使用者带来使用性与便捷性,随后使用固定螺丝进行固定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良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良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1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