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9438.1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1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史凯兴;张凯;薛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8;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亚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线路板 显示 面板 及其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OLED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本体,所述柔性线路板本体,包括非绑定单元和位于非绑定单元边缘且与其连接的绑定单元;若干导电触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绑定单元上,所述导电触片与所述柔性线路板中的线路连接;若干凹槽,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触片远离所述绑定单元的一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电触片远离所述绑定单元的一侧上间隔设置若干凹槽,可有效释放导电触片与柔性衬底之间的应力,同时还有利于增大导电触片与柔性衬底进行绑定时的有效面积,增强柔性线路板上导电触片与柔性衬底之间的粘结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OLED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英文全称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简称为OLED)以广视角、高对比、低耗电、响应速度快、工作温度范围广等优点,在显示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柔性显示屏幕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相对更低,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由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随着柔性显示屏幕在消费类、穿戴类产品方面的普及,产品的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
柔性线路板(FPC),是以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为基材,通过刻蚀在铜箔上形成线路而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优异挠曲性的印刷电路。柔性线路板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可以实现电路连接,通常在柔性线路板上设置金手指,柔性线路板通过金手指与外部器件进行绑定,来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
现有柔性线路板上金手指的开窗方式为矩形式开窗,每个金手指的高度相同,且无耐弯折机制,当柔性线路板上的金手指与玻璃基板上的柔性衬底进行绑定后,需要将玻璃基板与柔性衬底进行激光分离,然而在利用激光对玻璃基板与柔性衬底进行分离时,柔性线路板上金手指所受应力大多集中在金手指与柔性衬底的交界处,在屏体弯折时应力不利于有效释放,从而易导致柔性线路板上金手指折断且易脱离,进而导致产品显示出现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利用激光对玻璃基板与柔性衬底进行分离时,屏体弯折易导致柔性线路板上金手指折断且易脱离,进而导致产品显示出现异常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本体,所述柔性线路板本体,包括非绑定单元和位于非绑定单元边缘且与其连接的绑定单元;
若干导电触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绑定单元上,所述导电触片与所述柔性线路板中的线路连接;
若干凹槽,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触片远离所述绑定单元的一侧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触片的厚度H为1-2mm,所述凹槽的深度h为0.5-1mm。
进一步的,在所述导电触片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导电触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凹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侧面,所述凹槽的相对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以通过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长条形凹槽,所述长条形凹槽连通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和/或,
相邻长条形凹槽间的间距为20-50μm;和/或,
相邻长条形凹槽彼此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点状凹槽,所述点状凹槽沿与所述导电触片平行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相邻点状凹槽间的间距为20-50μm。
进一步的,所述非绑定单元为可折叠式柔性板,所述可折叠式柔性板可沿所述非绑定单元至所述绑定单元的折叠方向上收缩或拉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9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工程检测装置
- 下一篇:反向斜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