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欧式连接器阳极接触件裁剪用夹持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9537.3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4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新;赵亮;马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昱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H01R4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吴飞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欧式 连接器 阳极 接触 裁剪 夹持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欧式连接器阳极接触件裁剪用夹持工装,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呈等间隔阵列地设有下夹机构,每个下夹机构的正上方均设有上夹机构,下夹机构与上夹机构相互配合用于阳极接触件的夹持,位于底层的下夹机构两侧呈等间隔阵列地安装有下支撑件,下支撑件的下端安装于底板,每个下夹机构之间两侧均设有间撑板,上夹机构均位于间撑板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完成多根阳极接触件的夹持作业,提高阳极接触件的裁剪效率,能够适应个中外形结构以及尺寸的阳极接触件的夹持,扩大了夹持范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生产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欧式连接器阳极接触件裁剪用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连接器,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的作用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
连接器的基本结构有接触件、绝缘体、外壳、附件。
接触件是连接器完成电连接功能的核心零件,一般由阳性接触件和阴引线接触件组成接触对,通过阴、阳接触件的插合完成电连接;
阳性接触件为刚性零件,其形状为圆柱形、方柱形或者扁平形。阳性接触件一般由黄铜、磷青铜制成;
阴性接触件即插孔,是接触对的关键零件,它依靠弹性结构在与插针插合时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性力与阳性接触件形成紧密接触,完成连接。插孔的结构种类很多,有圆筒形、音叉形、悬臂梁形、折叠形、盒形以及双曲面线簧插孔等;
绝缘体也常称为基座或安装板,他的作用是使接触件安所需要的位置和间距排列,并保证接触件之间和接触件于外壳之间的绝缘性能,良好的绝缘电阻、耐电压性能以及易加工性是选择绝缘材料加工成绝缘体的基本要求。
壳体是连接器的外罩,它为内装的绝缘安装板和插针提供机械保护,并提供插头和插座插合时的对准,进而将连接器固定到设备上。
附件分结构附件和安装附件。结构附件如卡圈、定位件、定位销、导向销、连接环、电缆夹、密封圈、密封垫等。安装附件如螺钉、螺母、螺杆、弹簧圈等。附件大都有标准件和通用件。
连接器阳极接触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专用装置将其切割成一定长度,由于阳极接触件的尺寸较小,因此在阳极裁剪过程中需要对阳极接触件进行夹持,而现有的阳极接触件的形状有为圆柱形、方柱形或者扁平型,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形状更换不同的夹持装置,增大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同时地,不方便不同尺寸阳极接触件裁剪时的夹持作业,增了阳极接触件的裁剪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欧式连接器阳极接触件裁剪用夹持工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完成多根阳极接触件的夹持作业,提高阳极接触件的裁剪效率,能够适应个中外形结构以及尺寸的阳极接触件的夹持,扩大了夹持范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欧式连接器阳极接触件裁剪用夹持工装,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呈等间隔阵列地设有下夹机构,每个下夹机构的正上方均设有上夹机构,下夹机构与上夹机构相互配合用于阳极接触件的夹持,位于底层的下夹机构两侧呈等间隔阵列地安装有下支撑件,下支撑件的下端安装于底板,每个下夹机构之间两侧均设有间撑板,上夹机构均位于间撑板之间。
进一步地,下夹机构包括中间位置处成形有方孔的中板,中板下壁安装有凹形件,凹形件内安装有下安装板,下安装板向上延伸地安装有下夹件,下夹件从上至下且呈等间隔阵列地均成形有让位槽;
中板两侧壁均向外延伸地成形有外延板两对,外延板均安装有圆杆,圆杆下端均安装于底板;
间撑板上下两端均安装于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昱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昱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9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