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倾斜角度的电梯轿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4663.1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0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彪;张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维仕电梯(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明志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角度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轿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倾斜角度的电梯轿壁,包括外轿壁,外轿壁的内表壁设置有吸音板,且外轿壁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网,吸音板的内表壁设置有内轿壁,内轿壁的内表壁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管、通风网和吸音板的配合使用,在乘坐者乘坐电梯时,通风管和通风网能够保持电梯里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在电梯运行时,外轿壁的振动在传递到吸音板,避免了振动的噪音传到内轿壁,增加舒适感,增设可拆卸的扶杆,在乘坐者乘坐站不稳时,扶杆起到辅助的作用,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可对扶杆进行拆卸,无需通过螺丝对其进行更换,保证了轿壁的完好性,增加了轿壁的美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倾斜角度的电梯轿壁。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使用电梯可方便人们的移动,因此,对电梯的使用较为常见,多个电梯轿壁构成轿厢,供使用者站立,对轿壁结构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现有的一种倾斜角度的电梯轿壁。
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通风管和通风网的配合使用,在乘坐者乘坐电梯时,无法保持电梯里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容易使乘坐者产生不舒适感,此外没有在内轿壁的外表壁增设吸音层,在电梯运行时,容易使振动的噪音传到内轿壁,从而在电梯运行时容易法使得乘坐者产生不舒适感。
2、没有增设可拆卸的扶杆,在有年龄较小或者较大的乘坐者乘坐站不稳时,无法起到辅助的作用,使其容易摔倒,此外没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在扶杆长时间使用产生损坏时,需通过螺丝对其进行更换,无法保证了轿壁的完好性,同时也降低了轿壁的美观感,操作繁琐复杂,减短了电梯轿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倾斜角度的电梯轿壁,解决了未设置通风管和通风网,在乘坐者在乘坐时,使乘坐者产生不舒适感的问题,此外没有增设可拆卸的扶杆,无法对年龄较小或者较大的乘坐者起到辅助的作用,使其容易摔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倾斜角度的电梯轿壁,包括外轿壁,所述外轿壁的内表壁设置有吸音板,且外轿壁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网,所述吸音板的内表壁设置有内轿壁,所述内轿壁的内表壁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表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扶杆,且扶杆靠近第一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扶杆的外表壁套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外表壁设置有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轿壁的内表壁下端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坐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设置有转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管的数量为四组,且通风网的数量与通风管的数量相匹配,所述通风网和通风管分别对称设置在外轿壁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起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凸起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凸起均匀分布在海绵层的外表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倾斜角度的电梯轿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维仕电梯(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艾维仕电梯(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4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销、挂载组件和空中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