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呼吸功能的油气回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9620.0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0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满红;吴开拓;吴金矛;林张宁;詹龙泉;纪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7C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功能 油气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呼吸功能的油气回收阀,包括阀体、阀瓣,阀体由上阀体和下阀体组成,两者由安装螺栓穿过法兰一体固定密封安装在储油罐的罐体上,下阀体安装在罐体内腔,其下端设有与阀瓣相互配合的阀座密封面,上阀体与油气回收管道连通,上阀体和下阀体的内腔相互连通;其特征是:下阀体内设有呼吸阀和紧急排放阀;所述呼吸阀包括真空吸气阀和正压泄压阀;具有油气回收阀、呼吸阀和紧急排放阀的功能,减少了储油罐阀门安装数量,降低设备安装成本。适用于储油罐油气回收、呼吸多功能组合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油气回收阀/呼吸阀。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储油罐油气回收、呼吸多功能组合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储油罐上一般需要安装油气回收阀、呼吸阀和紧急排放阀,油气回收阀连通储油罐与油气回收管道,控制油气回收,呼吸阀和紧急排放阀安装与储油罐的人孔盖上,防止储油罐内超压或负压,保护储油罐压力安全。其主要缺点是阀门安装数量多,安装空间要求大,设备制造和安装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储油罐阀门数量,降低设备安装成本的带呼吸功能的油气回收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瓣,阀体由上阀体和下阀体组成,两者由安装螺栓穿过法兰一体固定密封安装在储油罐的罐体上,下阀体安装在罐体内腔,其下端设有与阀瓣相互配合的阀座密封面,上阀体与油气回收管道连通,上阀体和下阀体的内腔相互连通;其特征是:下阀体内设有呼吸阀和紧急排放阀;所述呼吸阀包括真空吸气阀和正压泄压阀;所述真空吸气阀包括缸体、活塞和负压弹簧,缸体上端与下阀体固定连接,缸体下端为圆形敞口,在缸体下部内圆壁设有径向环形内凸肩,阀瓣背面中心固定连接一连接架,该连接架上端穿过径向环形内凸肩的中心孔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外圆面与缸体内腔壁动密封配合,负压弹簧安装在缸体的径向环形内凸肩与活塞下端面之间;所述正压泄压阀包括泄压阀体、泄压阀芯、泄压阀座、泄压弹簧,泄压阀体固定连接在阀瓣背面的底平面上,其中心制有圆柱形空腔,泄压阀芯外圆柱面与泄压阀体中心的圆柱形空腔内腔壁动配合,泄压阀座设置在泄压阀芯正上方的阀瓣背面的连接架上,泄压阀芯上端制有与泄压阀座流通口下端密封面相互配合的密封面,泄压弹簧安装在泄压阀芯下端面与泄压阀体中心的圆柱形空腔底面之间,泄压阀座的流通口上端通过连接架内的泄压通道与储油罐内腔连通,泄压阀座流通口下端密封面与泄压阀体上端面之间具有间隙空间,该间隙空间与下阀体内腔连通;所述紧急排放阀包括阀芯、弹簧、阀座,阀座设置在缸体上腔壁的下端面上,阀芯上端面设有与阀座相互配合的密封面,阀芯外圆面与活塞上端面中心的圆柱形空腔内壁动配合,弹簧安装在阀芯下端的弹簧孔与活塞的圆柱形空腔底面之间,阀座密封面上侧与压力控制管出口连通,压力控制管进口通过切换开关分别与罐体内腔和压缩空气罐连通,阀座密封面下侧与活塞上端面之间设有压力腔,该压力腔与排放通道连通,在储油罐运输时,压力控制管进口与罐体内腔连通,排放通道连通大气,储油罐加油时,压力控制管进口与压缩空气罐连通,排放通道封闭。
最好是,切换开关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进口通过组合开关与压缩空气罐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出口同时与第二单向阀进口和第三单向阀出口连通,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压力控制管进口连通,第三单向阀的进口与罐体内腔连通。
最好是,排放管道的排放口设置一气缸机构,该气缸机构由气缸、排放活塞和排放弹簧组成,排放活塞外圆面与气缸内缸壁动密封配合,排放弹簧安装在排放活塞下端面与气缸底面之间,排放通道的排放口通过气缸底面的通孔与排放活塞下腔连通,排放活塞上腔与第一单向阀进口连通,在气缸侧壁设有排放孔,该排放孔的位置靠近排放活塞的下端面。
最好是,连接架上端采用圆柱体结构,活塞采用圆筒结构,连接架的圆柱体外圆面与活塞的圆筒内壁密封紧配连接,紧急排放阀的阀芯安装在连接架上端圆柱体的中心孔中。
最好是,上阀体内腔与下阀体内腔之间设置过滤网,该过滤网采用阻火通气金属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9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