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四氟乙烯管的在线缺陷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5051.2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2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韦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环宇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4 | 分类号: | G01N21/954;G01N21/9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四氟乙烯 在线 缺陷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管的在线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前至后包括水冷机构、表面干燥机构和缺陷检测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冷却槽、接水槽和循环水冷机;表面干燥机构设在所述水冷机构和缺陷检测机构之间,所述表面干燥机构包括第一擦拭器、气环擦洗器;所述缺陷检测机构包括传输通道、成像系统、显示屏、中控系统和机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冷机构后方设置缺陷检测机构,可以方便对聚四氟乙烯管外表面的缺陷进行自动判断,一方面可以节省人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在表面干燥机构上设置多级干燥处理,降低缺陷检测机构的错误警报率,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管生产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聚四氟乙烯管的在线缺陷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管一般是将聚四氟乙烯粉末通过挤压成形后,进行,往往由于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影响,在已经成形的聚四氟乙烯管的表面会形成一定的缺陷。常规的聚四氟乙烯管的生产中,往往在冷却工序后安排工人肉眼观察聚四氟乙烯管表面的状态,及时排除缺陷。但是,由于四氟乙烯管为圆形,人工检测往往会发生漏检,且用肉眼检测的稳定性较差。目前,还未见公开关于聚四氟乙烯管的在线检测装置。
公开号为CN107154039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胶管在线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图像采集设备、编码器、计算机以及报警设备,采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胶管圆周表面的图像,通过计算机内置的缺陷检测算法识别胶管表面是否具有缺陷,具备检测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可满足胶管表面质量的全面检测和连续检测的要求。但胶管表面的灰尘被捕捉时,容易造成假报警,影响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发明了一种聚四氟乙烯管的在线缺陷检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管的在线缺陷检测系统,方便对聚四氟乙烯管外表面的缺陷进行自动判断,一方面可以节省人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管的在线缺陷检测系统,由前至后包括水冷机构、表面干燥机构和缺陷检测机构;
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冷却槽、接水槽和循环水冷机构,所述冷却槽为上开口腔体,在冷却槽的侧壁下端设有进水口,在腔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限位橡胶片,在所述限位橡胶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冷却槽在所述接水槽上方,并通过支架置于所述接水槽内,在所述接水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冷机构的进口相连,所述循环水冷机构出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
表面干燥机构设在所述水冷机构和缺陷检测机构之间,所述表面干燥机构包括第一擦拭器、气环擦洗器,所述第一擦拭器安装在所述水冷机构的出口处,所述气环擦洗器安装在第一擦拭器与缺陷检测机构之间,聚四氟乙烯管分别穿过第一擦拭器和气环擦洗器;
所述缺陷检测机构包括传输通道、成像系统、显示屏、中控系统和机箱;所述机箱为一立方体结构,在所述机箱的正对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入管口和出管口,所述入管口和出管口之间形成传输通道;所述成像系统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成像系统分布在所述传输通道的截面外侧;所述成像系统与中控系统直接相连;所述中控系统与显示屏直接连接;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机箱的上部;在所述机箱上设有侧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擦拭器由柔性体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体为棉布。
优选的,气环擦洗器为环形离子气刀。
优选的,在所述缺陷检测机构的入管口处还设有第二擦拭器。
优选的,所述成像系统由若干个摄像机组成,所述摄像机均匀分布在所述传输通道的截面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为4个,每两个摄像机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
优选的,在出管口处还设置记号笔打标机,所述记号笔打标机与中控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环宇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环宇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5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气氨气冷热交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数字化控制的船用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