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脊柱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2195.6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5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增;吴晓东;孙斌;陈华江;王新伟;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脊柱 手术 多功能 手术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脊柱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刀,包括刀柄、与刀柄连接的直刀杆、与直刀杆延伸连接的弯刀杆,弯刀杆前端设置剥离刀头,剥离刀头包括设置于末端外沿的圆弧切刃。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脊柱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刀,以提供一种圆弧切刃的剥离刀头,降低脊柱外科手术减压操作时的难度,尤其适用于将韧带及周边增生肥厚的软组织切除;通过在手柄、直刀柄分别设置盲孔、连接头、磁铁,一个刀柄可安装不同结构的刀头,使得不同刀具的手感一致,降低手术操作难度,从而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手术刀长短不一、把手粗细不同、手感不同,使用起来较为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脊柱科手术脊柱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脊柱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刀。
背景技术
目前,进行脊柱外科手术减压操作时,需要将韧带及周边增生肥厚的软组织切除,使脊髓及神经根充分减压,但是由于韧带等软组织毗邻脊髓及神经根,二者很难分离,尤其是产生退变的脊柱,由于增生肥厚的韧带等软组织和脊髓及神经根黏连严重,使用传统神经剥离刀及手术刀刀片的操作方式,不但操作难度大,而且增加术中损伤脊髓及神经根的风险,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影响手术效果;尤其是在难分离部分,需要将传统刀头弯曲后慢慢剥离,非常费劲;目前使用的手术刀长短不一、把手粗细不同、手感不同,使用起来较为麻烦给手术操作增加难度。
另外,手术操作中,当内固定置入完成,棘突切除后,需要使用枪状咬骨钳切除椎板,暴露黄韧带及硬脊膜,由于韧带、硬脊膜、椎板等黏连较重,使用传统枪状咬骨钳联合手术刀的方式很难彻底分离,减压不彻底,而且风险较大,容易导致硬脊膜破裂,严重的损伤脊髓及神经根,造成不可逆转的可怕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脊柱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刀,以提供一种圆弧切刃的剥离刀头,降低脊柱外科手术减压操作时的难度,尤其适用于将韧带及周边增生肥厚的软组织切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脊柱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刀,包括刀柄、与刀柄连接的直刀杆、与直刀杆延伸连接的弯刀杆,弯刀杆前端设置剥离刀头,剥离刀头包括设置于末端外沿的圆弧切刃,圆弧切刃由圆弧切面和由所述弯刀杆延伸形成的刀背面相交构成,所述剥离刀头沿所述弯刀杆、直刀杆轴线对称面的剖视图为楔形。
进一步的,所述直刀杆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六边形,所述弯刀杆的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的楔角为10°至40°。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切面为椭圆形,所述圆弧切刃的弧形角度为90°至 360°。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切面与所述刀背面之间的夹角为15°至85°。
进一步的,所述刀背面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压花。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横截面为六变形,手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压花。
进一步的,所述刀柄与直刀杆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直刀杆与刀柄连接端设置有六边形的连接头,所述刀柄前端开设与所述连接头相互配合的六边形的盲孔,所述盲孔、连接头设置有可相互吸合的磁铁。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功能刀头,多功能刀头包括所述直刀杆和与直刀杆连接的不同结构的刀头,每个直刀杆通过所述连接头、盲孔与手柄构成可拆卸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脊柱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刀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医院,未经上海长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2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盘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水流翻滚的佛珠穿线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