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碰撞眼眶保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3671.1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0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尹红华;杨玉琼;朱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15/00 | 分类号: | A61F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徐永谦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眼眶 护罩 | ||
一种防碰撞眼眶保护罩,包括用硅胶板制作的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中部设有鼻梁让位开口,位于鼻梁让位开口的两边分别设有与眼睛位置对应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设有螺纹,该圆形通孔与眼睛相邻一端的孔口内侧设有限位凸缘,一敷料固定装置放置于圆形通孔内且由限位凸缘限位,一保护盖通过设有的外螺纹与圆形通孔的螺纹配合,将敷料固定装置定位在圆形通孔内,所述敷料固定装置为一圆形板,该圆形板与眼睛相邻的端面设有凹腔,该凹腔的腔底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保护盖设有若干轴向通气孔;所述框架本体与人面部相邻的一面上设有环形防护软垫,所述框架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后的眼睛保护器,特别涉及一种防碰撞眼眶保护罩。
背景技术
眼科手术必定给眼睛造成创伤,眼睛在手术后的康复期需要很好的保护,白天要防止尘埃等杂物进入眼睛,还要防止强光对眼睛的刺激,晚上要防止病人无意识地搓揉眼睛,同时还要防止碰撞挤压等伤害眼睛,这就需要用到眼睛保护装置,目前,医院在进行眼科手术后,多是直接在医用纱布上敷药,再通过胶布将医用纱布粘贴在病人的眼部处。但是,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缺点:在更换药物时,需要再将胶布撕开在对病人进行换药,胶布在撒开时会给病人面部带来不适;当受到碰撞时,纱布无法起到保护作用,还是会损伤眼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碰撞眼眶保护罩,它可以防止术后眼睛因搓揉、碰撞挤压造成的损伤,以及反复撕开粘贴敷料的胶布造成的不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碰撞眼眶保护罩,包括用硅胶板制作的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中部设有鼻梁让位开口,位于鼻梁让位开口的两边分别设有与眼睛位置对应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设有螺纹,该圆形通孔与眼睛相邻一端的孔口内侧设有限位凸缘,一敷料固定装置放置于圆形通孔内且由限位凸缘限位,一保护盖通过设有的外螺纹与圆形通孔的螺纹配合,将敷料固定装置定位在圆形通孔内,所述敷料固定装置为一圆形板,该圆形板与眼睛相邻的端面设有凹腔,该凹腔的腔底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保护盖设有若干轴向通气孔;所述框架本体与人面部相邻的一面上设有环形防护软垫,所述框架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
所述环形防护软垫粘接固定在框架本体与人面部相邻一面的边缘。
所述环形防护软垫采用海绵软垫。
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固定端分别与框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自由端设有定位调节部,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与定位调节部连接将防碰撞眼眶保护罩固定在患者头上。
所述定位调节部上排列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卡销,所述定位部的定位卡销卡在定位调节部其中的一个限位孔上形成卡接配合。
所述定位调节部、定位部上分别设有粘贴扣,通过粘贴扣配合形成连接固定。
所述保护盖与敷料固定装置相邻的一面设有圆形凹槽,该凹槽的槽底设置若干所述的轴向通气孔。
框架本体采用医用硅胶板制作成型,所述框架本体的硅胶板厚度为1~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3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装免拆楼板基板及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铁板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