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2154.2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7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奇;高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练逸夫;尚枝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组件 组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组件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包括主板、线圈组件和导线件;线圈组件上设置至少两条线束,各所述线束的接线端与线圈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导线件上设置有与各所述线束对应的导线孔,所述导线件通过导线孔套接各所述线束的出线端,将各所述线束并行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线件上;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线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主板通过通孔与各所述线束的出线端嵌套连接,所述主板通过线束与所述线圈组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线件对多条线束进行固定,并通过导线件一次性完成多条线束与主板间的连接,大大提高主板与线圈组件间的组装,能大大提高线圈组件与主板间的组装效率,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组件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车载电子产品也随着消费类产品技术的更新而更新。伴随着无线充电器件在消费市场的火热,车载无线充电器也成为车载行业内一个急需拓展的产品。目前无线充电线圈供应商仅能够提供一个简单的无线充电线圈组件,不便于与主板(Main-PCB)连接。因此,如何高效将主板(Main-PCB)与无线充电线圈对接也成为一个无线充电盒内结构设计的难点。
目前行业内有以下两种无线充电线圈组件与主板(Main-PCB)连接的方式:
1、将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线束逐个手动插入主板的孔内,然后利用工装限制线束位置,进而进行焊接。
2、将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线压紧,使其紧贴主板,然后利用工装限制线束位置,进而进行焊接。
通过上述行业内的两种组装方式对无线充电线圈组件与主板进行组件,需要手动整理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每一条线束,并将其组装或压紧至需求位置;最后,在工装的辅助下进行焊接,组装效率非常低,人工成本较高,且很难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另外的,上述两种组装方式所需要的组装空间较大,在轻量型无线充电盒中容易出现组装空间不足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包括主板、线圈组件和导线件;线圈组件上设置至少两条线束,各所述线束的接线端与线圈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导线件上设置有与各所述线束对应的导线孔,所述导线件通过导线孔套接各所述线束的出线端,将各所述线束并行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线件上;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线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主板通过通孔与各所述线束的出线端嵌套连接,所述主板通过线束与所述线圈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导磁件和线圈,所述线圈贴合连接在所述导磁件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磁件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导磁件与线圈连接处的另一侧边缘处,所述导线件贴合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设置有折弯部,所述导磁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折弯部上。
进一步的,各所述线束的出线端沿所述导磁件侧面并行设置,并嵌接在导线件上。
进一步的,各所述线束在出线端与导线件之间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的出线端与导线件之间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件为硬质塑胶件或软质塑胶件。
进一步的,各所述导线孔在导线件上均匀并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21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样板构件的冲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循环高效生物脱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