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机房制冷系统冗余自控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4310.0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7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朱菲男;曹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机房 制冷系统 冗余 自控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机房制冷系统冗余自控框架,包括两套控制系统,该两套控制系统互为备份;每一套控制系统均包括:服务器、交换机、冷源控制器、二次泵控制器;每一套控制系统中,服务器通过网线连接交换机,冷源控制器和二次泵控制器分别通过网线连接交换机;两套控制系统之间,两个冷源控制器通过一数据总线互连,两个二次泵控制器通过另一数据总线互连;每一套控制系统中,冷源控制器通过一组输入/输出模块连接所对应的冷源系统中各设备的干接点接口,冷源控制器通过RS485接口连接所对应的冷源系统中各设备的通信端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故障自动隔离,以及双边制冷系统的自动切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数据机房制冷系统的冗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连续运行必须满足不间断供电和连续制冷,不可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系统中断运行,为保障其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其冗余自控系统的设计就尤为显得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机房制冷系统冗余自控框架,能够实现故障自动隔离,以及双边制冷系统的自动切换。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据机房制冷系统冗余自控框架,包括两套控制系统,该两套控制系统互为备份;
每一套控制系统均包括:服务器、交换机、冷源控制器、二次泵控制器;
每一套控制系统中,服务器通过网线连接交换机,冷源控制器和二次泵控制器分别通过网线连接交换机;两套控制系统之间,两个冷源控制器通过一数据总线互连,两个二次泵控制器通过另一数据总线互连;
每一套控制系统中,冷源控制器通过一组输入/输出模块连接所对应的冷源系统中各设备的干接点接口,冷源控制器通过RS485接口连接所对应的冷源系统中各设备的通信端口;
每一套控制系统中,二次泵控制器通过另一组输入/输出模块连接所对应的二次泵系统中各设备的干接点接口,二次泵控制器通过RS485接口连接所对应的二次泵系统中各设备的通信端口。
进一步地,冷源控制器和二次泵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模块为PLC的数字输入模块,所述输出模块为PLC的数字输出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采用冗余控制器,主备控制器之间的数据、状态、事件等可自动同步,无需在双边切换运行及故障隔离维护的时候需要人工干预。
2)设备全冗余,制冷系统硬件设备、控制系统设备全2N配置,高度冗余,高度容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冗余制冷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冗余自控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PLC输入/输出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数据机房的一种冗余制冷系统,包括A路、B路两路制冷系统,每一路制冷系统包括冷源系统和二次泵系统;
冷源系统包括一次冷冻泵1、冷机3、换热器4、冷却泵5和冷却塔6,以及相应的电控阀门;A路、B路每一路的冷源系统均可以完全承担数据机房的所有制冷负荷;
二次泵系统包括二次冷冻泵2和相应的电控阀门;二次冷冻泵2为负荷侧的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数据机房制冷系统冗余自控框架,如图1所示,包括两套控制系统,该两套控制系统互为备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4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陶瓷胚料银浆印刷的夹具
- 下一篇:一种建材浆料下料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