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煤尾渣利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2912.2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4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明朝 |
主分类号: | B02C18/10 | 分类号: | B02C18/10;B02C18/18;B02C18/22;B02C23/16;B07B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煤 利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煤尾渣利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石煤尾渣利用机构,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筛网、激振器、电动推杆和螺旋送料杆的共同作用,激振器工作对筛网上粉碎的石煤尾渣进行筛选,细小的尾渣通过通槽进入到第一箱体内,颗粒较大的尾渣滞留到筛网上,这时,电动推杆工作,第一活动组件和第二活动组件的角度发生了改变,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角度发生了倾斜,使颗粒较大的尾渣倒入到辅助板内,尾渣通过第一传送管道进入到传送筒内,然后通过螺旋送料桨和第二传送管道进入到第二箱体内,对颗粒较大的尾煤继续进行粉碎,使尾渣粉碎比较完全,保证了碳化砖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煤尾渣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煤尾渣利用机构。
背景技术
石煤是一种含碳少、发热值低的劣质无烟煤,又是一种低品位多金属共生矿,生成于古老地层中,由菌藻类等生物遗体在浅海、泻湖、海湾条件下经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转变而成,外观像石头,肉眼不易与石灰岩或碳页岩相区别,高灰分深变质的可燃有机矿物,热值偏高的石煤,在改进燃烧技术后,可用作火力发电的燃料,石煤可用作烧制水泥、制造化肥,灰渣制碳化砖等;
石煤在燃烧后会凝结成块,在烧制碳化砖之前需要对石煤尾渣进行粉碎,目前,石煤尾渣在粉碎的过程中,存在着粉碎不完全的问题,影响了碳化砖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煤尾渣利用机构,具有石煤尾渣粉碎完整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煤尾渣利用机构,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中间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激振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间设置有筛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间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面两侧固定连接第二活动组件,所述第一活动组件与第二活动组件中间通过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第一箱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端与第二箱体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箱体的顶端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活动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粉碎刀,所述第二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箱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辅助板,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送管道,所述第一传送管道远离第一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传送筒,所述传送筒的顶端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活动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传送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一电机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送料桨,所述传送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送管道,所述第二传送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箱体的一侧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
优选的,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动推杆和激振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和第二活动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轴承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表面活动穿设在第三轴承内,所述第三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与有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和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弹簧,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上,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辅助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明朝,未经孙明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2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下电气设备无源无线温度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