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钻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9254.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5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海弘达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B47/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咸宁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汪彩彩;阳会用 |
地址: | 437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孔钻包括底座、托板和齿轮箱,底座上固定有若干滑杆,各滑杆的轴线均与底座的顶面垂直,托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滑杆对应的第一导向孔,齿轮箱上开设有若干与滑杆对应的第二导向孔;各滑杆均与对应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滑动连接,且托板位于底座和齿轮箱之间;托板与底座之间设有若干气缸,各气缸的缸体均固定于底座上,各气缸的推杆均固定于托板上;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下夹具,托板的下表面设有上夹具;齿轮箱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若干钻头,各钻头上均设有输出齿轮;托板上与各钻头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钻头避让孔,齿轮箱内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入轴。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效率高、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钻。
背景技术
孔加工是机械零件最常见的加工方法,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最为常见。而现有的孔加工技术,都是使用单根钻头依次顺序加工,这种方法不仅操作者工作量巨大,易使操作者疲劳产生漏钻、错钻的现象,而且需要频繁的进行钻孔定位,定位误差与重复精度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多孔钻,其能够同时于同一工件上进行多个孔的开孔作业,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孔钻,其特征在于,本多孔钻包括底座、托板和齿轮箱,所述底座上固定有若干滑杆,各所述滑杆的轴线均与底座的顶面垂直,所述托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滑杆对应的第一导向孔,所述齿轮箱上开设有若干与滑杆对应的第二导向孔;各所述滑杆均与对应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滑动连接,且托板位于底座和齿轮箱之间;所述托板与底座之间设有若干气缸,各所述气缸的缸体均固定于底座上,各所述气缸的推杆均固定于托板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下夹具,托板的下表面设有上夹具;所述齿轮箱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若干钻头,各所述钻头上均设有输出齿轮;所述托板上与各钻头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钻头避让孔,所述齿轮箱内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与各输出齿轮均啮合的输入齿轮。
本多孔钻于实际生产中需安装在台式钻床上配合使用,需将其输入轴及齿轮箱均固定在台式钻床的输出轴处,而其底座固定于台式钻床的工作台上;开孔作业前,先控制气缸拉伸,带动托板提升,然后将待加工工件置于下夹具上,然后控制气缸收缩,使托板下降,上、下夹具合拢,将待加工工件夹紧,接下来就可以开孔作业了;开孔作业时,启动台式钻床,台式钻床将带动输入轴转动,进而通过啮合的输入齿轮及输出齿轮带动所有钻头同步转动,接着控制台式钻床下压,带动齿轮及钻头同时下压,使砖头缓慢靠近工件进行开孔作业。本多孔钻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多个孔的钻孔操作时,定位频繁、工作量大,易使操作者疲劳产生漏钻、错钻的现象,定位误差与重复精度都较差的不足之处,只需一次定位,就可以完成一个平面内的多个孔的加工,不仅定位精确度高,而且能有效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在上述一种多孔钻中,各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内均固定有滑套,各所述滑套内壁均与各滑套所在的滑杆滑动连接。
于齿轮箱及托板与滑杆的连接处设置滑套,工作人员可经常与滑套内加入润滑油,使托板及齿轮箱于滑杆上滑动更加顺滑,能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加工效率。
在上述一种多孔钻中,所述上夹具包括螺杆、螺母及弹性体,所述螺杆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与螺母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螺母位于螺杆和弹性体之间,所述螺杆托板之间以螺纹连接。
上夹具采用螺杆固定于托板的下表面,使上下夹具的最小距离可随时调节,其能够在不损坏工件的情况下,将工件固定死,以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而上夹具的下端设置弹性体,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护工件的效果。
在上述一种多孔钻中,所述托板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缺口。
该缺口有利于加工工件的放入与取出,且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设备加工状态的实时观察,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海弘达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海弘达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9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使用引流管末端接头
- 下一篇:手持式锁螺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