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刷直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6066.1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8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挺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挺爽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3/04;H02K7/116;H02K1/27;H02K7/08;H02K11/24;H02K11/21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吴英铭 |
地址: | 524299 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包括第一圆筒、固定在第一圆筒内的输入轴、以及固定在第一圆筒内壁上的强磁片,定子包括第二圆筒、固定在第二圆筒外壁的若干导磁片、以及绕设且固定在导磁片上的线圈,第二圆筒、导磁片以及线圈组成空心杯绕线结构,空心杯绕线结构位于第一圆筒内,第一圆筒、输入轴、第二圆筒以及输出轴共轴向设置,行星齿轮组件位于第二圆筒内,输出轴的一端位于第二圆筒内且连接于行星齿轮组件的输出端,输出轴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外,行星齿轮组件的齿圈一体设置在第二圆筒的内壁上,行星齿轮组件的输入太阳轮一体设置在输入轴上,提高定子内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中,无刷电机与行星减速器的配合使用应用在各大产业领域中。因为将无刷电机和行星减速器直接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驱动结构的体积大且重量大,所以现有技术中采用内定子、外转子的结构,且将行星齿轮安装在内定子内,达到输出扭矩大、体积小以及重量小的好处。内定子内安装有齿圈,齿圈用于啮合行星齿轮,但是,齿圈和内定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内定子内的可用空间变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刷直流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齿圈和内定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内定子内的可用空间变小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包括第一圆筒、固定在所述第一圆筒内的输入轴、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圆筒内壁上的强磁片,还包括定子、行星齿轮组件以及输出轴,所述定子包括第二圆筒、固定在所述第二圆筒外壁的若干导磁片、以及绕设且固定在所述导磁片上的线圈,所述第二圆筒、所述导磁片以及所述线圈组成空心杯绕线结构,所述空心杯绕线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圆筒内,所述第一圆筒、所述输入轴、所述第二圆筒以及所述输出轴共轴向设置,所述行星齿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圆筒内,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圆筒内且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组件的输出端,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圆筒和所述第二圆筒外,所述行星齿轮组件的齿圈一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的内壁上,所述行星齿轮组件的输入太阳轮一体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无刷直流电机还包括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所述第一挡圈位于所述第一圆筒内,所述第二挡圈位于所述第一圆筒外,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环设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一圆筒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之间,所述第一挡圈位于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和所述第二挡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无刷直流电机还包括输入端端盖、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所述输入端端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输入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输入端端盖不与所述第一圆筒内接触,所述输入端端盖位于所述第一圆筒内,所述第二圆筒围设于所述输入端端盖且与所述输入端端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刷直流电机还包括第三轴承、连接件和第五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第一圆筒的内壁,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围设且固定在所述第二圆筒,所述导磁片、所述线圈以及所述强磁片避开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二圆筒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圆筒外,所述第二圆筒位于所述第一圆筒外的一端固定有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五轴承的内圈套设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圆筒,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五轴承的外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无刷直流电机还包括第一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无刷直流电机还包括第二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套设且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无刷直流电机还包括密封座和第四轴承,所述密封座与所述第二圆筒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圆筒内,所述密封座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四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所述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四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挺爽,未经黄挺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6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流量传感器的外壳
- 下一篇:一种补气增焓电动涡旋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