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叠合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7665.7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3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肖在;朱换良;谭觉;陈湘宁;李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远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25/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魏国先;王娟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建筑 施工 叠合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叠合板固定装置,叠合板至少一侧边下表面与模板顶部接触;所述模板底部通过调节装置与地面/底板连接,且所述调节装置能调节所述模板距离地面的高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无需逐根调节支撑件的标高,通过调节装置调节模板的离地高度,即可整体调节叠合板的高度,极大地节省了工作量,节省了人工,减小了施工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叠合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装过程中的叠合板底板标高控制,采用的调整叠合板支撑长度控制叠合板标高,由于下层楼板已完成的现浇混凝土存在高差,在施工过程中叠合板标高控制需逐根调整工字木用支撑装置(工字木用支撑装置的结构见CN207526163U)支撑杆的长度,精度要求高,施工时间长,工作量大,且容易造成施工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叠合板固定装置,无需逐根调整支撑杆,减小施工误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叠合板固定装置,叠合板至少一侧边下表面与模板顶部接触;所述模板底部通过调节装置与地面/底板连接,且所述调节装置能调节所述模板距离地面的高度。
借由上述结构,通过调节装置即可整体调节模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而调整叠合板的高度,无需逐根调整支撑杆,从而可以减小施工误差,节省人工,提高施工效率。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螺栓;每个所述螺栓一端均穿过所述模板底部的横梁后与地面/底板连接,所述横梁下表面与设置于所述螺栓上的螺母接触,且所述螺母与地面/底板之间设有调整间隙。当将螺母向下或向上移动时,模板随之向下或向上移动一定距离,从而达到了调整模板离地高度的目的。
所述多个螺栓沿所述横梁等间隔设置,保证模板受力均匀。
所述横梁上还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便于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需要增加螺栓。
每个所述螺栓两侧的横梁上均开设有所述螺纹孔,且该两个螺纹孔到该螺栓的距离相同,进一步保证在增加螺栓时模板受力均匀。
所述叠合板下表面还与至少一个工字木用支撑装置顶部接触,所述工字木用支撑装置数量为2个,且所述2个工字木用支撑装置分设于所述叠合板中心线两侧。进一步保证施工过程中叠合板稳固。
所述模板包括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均包括一与所述叠合板垂直的支撑体,以及一与所述叠合板平行的支撑体;相邻两个单元的与所述叠合板平行的两支撑体之间通过多根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多根连接件沿所述模板高度方向等间隔布置,使得模板结构更加稳固。
所述叠合板侧边搭接在所述模板的至少一个单元顶部,保证叠合板更加稳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无需逐根调节支撑件的标高,通过调节装置调节模板的离地高度,即可整体调节叠合板的高度,极大地节省了工作量,节省了人工,减小了施工误差;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模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叠合板1至少一侧边下表面搭接在模板2顶部;模板2底部通过调节装置与地面/底板连接,且调节装置能调节所述模板2距离地面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远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远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7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周静脉内导管组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把手安装用平衡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