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固态金属型腔内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6287.0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4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声华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金属 型腔内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固态金属型腔内成型模具,涉及半固态金属成型技术领域,解决了半固态金属熔体成型技术投入成本大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模具,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模具内设置有由公模和母模组成形成的型腔、与型腔连通的浇道以及与浇道连通的浇口,浇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道设置于浇道的内壁上且呈螺旋轨迹排布的导流凸起,各导流凸起与浇道内壁组成形成用于供熔融金属熔体流动的异形管路,模具内还设置有环浇道设置的冷却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半固态金属熔体成型技术投入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固态金属成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半固态金属型腔内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为解决浇注,压铸过程中所产生的紊流现象给铸件带来的气孔,缩孔,夹渣等不良,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C.Flemings教授等人发现并开发出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经过40多年来各国的科研单位及专家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如下几种制备方法:
1.CRP(Continuous Rheo-Conversion Process).(美国WPI公司);
2.NRP(New Rheocating Processing).(日本宇部株式会社);
3.双剪流变.(英国Brunel大学);
4.机械搅拌.(意德拉SSRTM);
5.电磁搅拌.(美国ALumax公司);
6.SEED.(加拿大);
具体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338932B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轻金属半固态注射成型机,包括送料装置、熔化装置、搅拌装置、输送装置和注射装置,送料装置前侧与熔化装置的后端相连接,熔化装置的前端与搅拌装置相连,注射装置位于熔化装置的下方,输送装置的上端与熔化装置相连,所述输送装置下端与注射装置相连接。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817309B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半固态金属铸造设备及其工艺流程。其工艺流程如下:1)把金属放入熔解炉中加热熔化成液态金属。2)把熔解炉中熔化的液态金属逐步流入保温炉中。3)调节电动浇铸阀门控制从保温炉流入搅拌冷却槽内液态金属的流量。4)通过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测量各段搅拌冷却槽内液态金属的温度。5)给搅拌机和往复运动机构通电,齿轮减速电机的输出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空心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金属套筒和外面的带楞的耐高温陶瓷护套在流动的液态金属里转动。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小车在轨道上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陶瓷护套在搅拌冷却槽内的液态金属里边转动边在搅拌冷却槽的横向运动。用振动盘粘度计测量液态金属固化度。6)用活塞泵或者螺旋挤压泵把半固态金属压入模具本体中。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0531964C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金属半固态浆体制备及成型的装置与方法,在该项技术中,金属熔体(包括某些适宜成分的铝合金、镁合金等)在输送泵的驱动下进入该装置的制浆器中,且制浆器的外围设有加热器和冷却器;金属熔体经过制浆器的制浆室时,受到强烈搅拌剪切作用,形成半固态浆体;在制浆室的末端,浆体经过出料口注入压铸机的压室,浆体体积达到设定量时再由冲头将浆体压射到模具本体中并凝固成型,实现金属半固态流变成型。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各项技术所述,上述几种方法均需要专门的搅拌结构以使合金熔体内部产生摩擦剪切力,利用合金熔体剪切力促使枝晶臂的断裂,减小晶粒尺寸,并使晶粒球化,最终形成半固态金属熔体,但也因此,现有半固态金属制浆设备均存在制浆设备投资大、与金属溶液接触的部件易损而导致维护费用高,从而导致该技术推广应用仍存在较大的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固态金属型腔内成型模具,其具有降低半固态金属熔体成型技术投入成本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声华,未经王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6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海洋监测浮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变压器油位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