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夹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83673.4 | 申请日: | 2019-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1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云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陈飞 |
| 地址: | 1164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用工 夹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夹持装置,涉及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表面缠绕有扭力弹簧,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套筒,每个套筒的内部均设有伸缩弹簧,每个伸缩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远离套筒的一端依次贯穿套筒和活动杆并延伸至活动杆的外部,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档杆,档杆的一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卡槽。该数控机床用工件夹持装置,整体能够有效的对柱形工件进行夹持,避免因机床晃动导致柱形工件倾倒,致使加工失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
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都是直接放置与机床上表面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放置经常因为机床的晃动导致工件位移,导致加工失败,特别是柱形工件的加工,柱形工件极易因振动而倾倒,导致加工失败,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夹持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夹持装置,具备能够实现对柱形工件的夹持固定的优点,解决了难以实现对多个柱形工件夹持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夹持装置,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表面缠绕有扭力弹簧,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套筒,每个套筒的内部均设有伸缩弹簧,每个伸缩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远离套筒的一端依次贯穿套筒和活动杆并延伸至活动杆的外部。
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档杆,档杆的一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卡槽,卡槽的内圈放置有柱形工件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扭力弹簧的顶端与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扭力弹簧的底端与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扭力弹簧自身的扭力带动转动杆进行复位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一侧面开设有通孔,推杆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活动杆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降低推杆在活动过程中与活动杆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推杆发生磨损。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推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环,卡环与卡槽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提高整体实用性。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卡槽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圈,每个防滑圈的内圈均成粗糙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增加柱形工件本体在夹持过程中与卡槽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夹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推杆和卡环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整体使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数控机床用工件夹持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云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云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3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用铆接钳
- 下一篇:一种家用多功能力量训练组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