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削力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0906.5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5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胡鸿志;滕全进;管芳;黄俊锋;覃畅;苏海涛;徐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7/09 | 分类号: | B23Q17/09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裴康明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削力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削力的检测装置,涉及钻削力分析技术领域,通过在一个圆形支撑座的中心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以及能够相对于圆形支撑座转动的支撑圆盘、夹持平台,并在夹持平台的外侧设置有另外一套压力传感器以及在夹持平台中设置有夹持方向的压力传感器,从而实现工具三个方向的压力检测。在进行钻削时,通过三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能够检测出轴向力、径向力、切向力。该装置还分别设置了激光定位以及夹持固定装置,能够很便捷地实现装置的调整及工具的夹持,为钻削力的检测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硬件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削力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削力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孔钻削工艺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精密机械加工,以及模具、医疗器械等常规设备生产的各个领域。钻削打孔形式简单、加工效率高、尺寸精度好,因此钻削加工是机械加工领域最为常用的孔加工方法之一。
钻削加工是一种在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下的切削加工方法,其具有不能直接观察到钻头的切削情况、切削热不易传散、切屑不易排出和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等特点,加工过程很不稳定,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钻削力是钻削过程的重要参数,其直接影响钻削热的产生,并进一步影响刀具的磨损、耐用度和孔的表面质量。因此,通过研究钻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用量等因素对钻削力的影响规律,不仅可为工装设计、工艺规范的确定提供基本依据,而且对钻削力、钻削功率预测,实现智能钻削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钻削力是钻削孔加工过程中的理想检测参数,在钻头运作时其钻削力及其分量直接测量很困难,所以一般通过测量钻削轴向力和扭矩间接测量钻削力。而测量钻削轴向力和扭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电流传感器测量钻头旋转驱动电机和钻头进给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从而间接得出钻削轴向力和扭矩。但是这种方式检测精度不高,无法真实、准确反映力的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为钻削力的分析提供一个能够准确采样受力的平台,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钻削力的检测装置,包括圆形支撑座、第一压力传感器、支撑圆盘、轴承、夹持平台;
所述圆形支撑座呈圆柱体结构,其中部沿着轴向开有方形通孔;
所述圆形支撑座的上面沿着圆心均匀固定分布有四块弧形挡板,所述四块弧形挡板与所述圆形支撑座的上面构成一个柱形空间;
所述方形通孔的底部设有盖板;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方形通孔中,且安装固定在盖板上;
所述支撑圆盘设置在所述柱形空间内;
所述支撑圆盘的底部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固定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上面;
所述支撑圆盘上面固定设置有轴承;
所述轴承上面固定设置有夹持平台,所述夹持平台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圆盘转动;
所述夹持平台包括方槽圆形座;所述方槽圆形座呈圆柱体结构,其内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十字轨道;所述方槽圆形座的径向开设有第一螺旋孔和第二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方形槽的两个相邻内壁相互垂直且贯通;所述第二螺旋孔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方形槽的另外两个相邻内壁相互垂直且贯通;方槽圆形座的外周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突起的方块,方块中开有圆槽,圆槽内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
两个所述第一螺旋孔内分别可转动穿设有一根第三丝杆;
第三丝杆共设置有两根,每一根所述第三丝杆的一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一钳块;
两个所述第一钳块均可滑动设置在其对应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十字轨道上;
所述第二十字轨道与方形槽的四个内壁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0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卷烟机的卷烟纸吸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餐车的手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