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在垃圾站举升压缩箱体上的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7995.1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5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新兴环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5B15/22;F16J15/16;B65F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致高律师事务所 51296 | 代理人: | 芶忠义;孙卫斌 |
地址: | 6461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垃圾 升压 箱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在垃圾站举升压缩箱体上的油缸,包括缸筒本体,所述缸筒本体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套设有导向套,所述活塞的周向表面与缸筒本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件二,所述缸筒本体靠近其左端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油口,所述缸筒本体上靠近其左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油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液压缸在长时间使用后,活塞会受到缸筒内壁的磨损,影响活塞的密封效果,同时活塞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也会与缸筒内壁形成磨损,影响缸筒和活塞杆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举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在垃圾站举升压缩箱体上的油缸。
背景技术
随着液压技术的飞速发展,液压油缸的规格也越来越多,使得液压油缸的大幅度的应用在各种工程中,现在环卫部门中逐步推广的地下密封型水平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因其升降行程长、载重量大,使许多生产企业都采用双交叉结构和多只多级伸缩液压缸的液压升降机构进行升降,由于现有的液压缸在长时间使用后,活塞会受到缸筒内壁的磨损,影响活塞的密封效果,同时活塞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也会与缸筒内壁形成磨损,影响缸筒和活塞杆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在垃圾站举升压缩箱体上的油缸,具备通过矩形密封圈的和支撑环的设置,提高了活塞与缸筒本体内壁的密封性,同时支撑环对活塞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了活塞直接与缸筒本体的内壁接触,活塞杆在运动的过程中导向环和导向套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了活塞杆直接与缸筒本体的内壁直接接触,而对缸筒本体造成损害,阶梯封、密封圈和防尘圈的设置,提高活塞杆的密封性能和防尘性能,而通过回油口和回油管的设置,使得在对缸筒本体的液压油能够流到外界,便于新的液压油从进油口流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液压缸在长时间使用后,活塞会受到缸筒内壁的磨损,影响活塞的密封效果,同时活塞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也会与缸筒内壁形成磨损,影响缸筒和活塞杆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在垃圾站举升压缩箱体上的油缸,包括缸筒本体,所述缸筒本体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套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上靠近其左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与活塞杆的周向表面之间设有密封件一,所述活塞的周向表面与缸筒本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件二,所述缸筒本体靠近其左端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右侧设有进油口油路,且进油口油路与缸筒本体相互贯通,所述缸筒本体上靠近其左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油机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一包括导向环、阶梯封、密封圈和防尘圈,且导向环、阶梯封、密封圈和防尘圈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在活塞杆上靠近其右端的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二包括矩形密封圈和支撑环,且矩形密封圈和支撑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在活塞的周向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回油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与缸筒本体上靠近其左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开设有回油口,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回油管,且回油管与回油口相互贯通,所述回油管远离连接块的一端贯穿缸筒本体的上表面,与缸筒本体相互贯通。
优选的,所述缸筒本体的左端开设有菱形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矩形密封圈的和支撑环的设置,提高了活塞与缸筒本体内壁的密封性,同时支撑环对活塞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了活塞直接与缸筒本体的内壁接触,活塞杆在运动的过程中导向环和导向套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了活塞杆直接与缸筒本体的内壁直接接触,而对缸筒本体造成损害,阶梯封、密封圈和防尘圈的设置,提高活塞杆的密封性能和防尘性能,而通过回油口和回油管的设置,使得在对缸筒本体的液压油能够流到外界,便于新的液压油从进油口流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新兴环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泸州新兴环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7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