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8801.1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6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广兴;霍伟松;李松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64 | 分类号: | E04B2/64;E04B2/68;E04C2/38;E04C2/06;E04C5/16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吕敏 |
地址: | 110168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混凝土 框架 剪力 结构 |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包括剪力墙及设置在所述剪力墙四周的混凝土框架,形成一体结构,所述混凝土框架周边均带有现浇带,所述混凝土框架水平相对两侧现浇带位置分别设置对应的若干个第一钢筋套筒、所述第二钢筋套筒和第一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竖直相对两侧现浇带位置分别设置对应的若干个第三钢筋套筒和第三连接钢筋;相邻两剪力墙结构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分别对应插入另一个剪力墙结构的水平侧的第一钢筋套筒、所述第二钢筋套筒,在形成的现浇带内浇筑混凝土连接成整体。实现了相邻混凝土框架之间、相邻剪力墙之间的双重连接,在第二现浇带内浇筑混凝土后,保证相邻两个剪力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及受力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剪力墙是建筑物的分隔墙和围护墙,因此墙体的布置必须同时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和结构布置的要求,剪力墙结构体系,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空间作用,比框架结构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因此,可建造较高的建筑物。
目前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横向上的墙体连接时较为简单,主要通过钢筋插入现浇带内再进行浇筑后固定,结构连接性相对较多,一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在预制时只在剪力墙的上下端设置了混凝土框,影响的剪力墙自身的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它能够保证连接后横向或纵向结构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包括剪力墙及设置在所述剪力墙四周的混凝土框架,形成一体结构,所述混凝土框架周边均带有现浇带,所述混凝土框架水平相对两侧现浇带位置分别设置对应的若干个第一钢筋套筒、所述第二钢筋套筒和第一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竖直相对两侧现浇带位置分别设置对应的若干个第三钢筋套筒和第三连接钢筋;相邻两剪力墙结构连接时,其中一个剪力墙结构的水平侧的第一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分别对应插入另一个剪力墙结构的水平侧的第一钢筋套筒、所述第二钢筋套筒,连接后在两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框架间形成第二现浇带,一个剪力墙结构的竖直侧的第三连接钢筋插入另一个剪力墙结构的竖直侧第三钢筋套筒,连接后在两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框架间形成第一现浇带,在第一现浇带)和第二现浇带内浇筑混凝土连接成整体。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框架水平连接侧面的两端部,位于第二现浇带上下两端,一侧面上设置有凸出定位部,另一侧面开有与凸出定位部配合的凹槽,相邻两个混凝土框架的凹槽与凸出定位部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筋套筒和第二钢筋套筒、第一连接钢筋和第二连接钢筋在第二现浇带内分别交错设置。
优选地,在与其垂直的剪力墙或框架柱连接时,所述混凝土框架内的一侧两个折角或者四个折角位置向外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凸出部,所述定位凸出部与剪力墙通过一体浇筑连接,位于所述定位槽位置的混凝土框架上还开设有与剪力墙垂直的钢筋穿孔,所述钢筋穿孔内设置有第四钢筋套筒。
优选地,所述第三钢筋套筒的底部内设置有橡胶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在剪力墙的四周设置有混凝土框架,使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整体强度得到提高;通过一侧第二现浇带内设置若干个第一连接钢筋,另一端第二现浇带内设置若干个第一钢筋套筒,第一钢筋套筒的一端设置在混凝土框架内,第一钢筋套筒的另一端能够插入相邻混凝土框架第二现浇带的圆槽内,且第一连接钢筋能够插入第一钢筋套筒内底部,第一钢筋套筒和第一连接钢筋之间的连接使得两个相邻剪力墙体的混凝土框架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8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筒式稻壳碳化装置
- 下一篇:备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