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生儿临床特护的供氧头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7233.5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1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梅;徐谚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雪梅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生儿 临床 特护 供氧 头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生儿临床特护的供氧头罩,包括底板和固定装置;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后罩,且后罩为弧形,所述后罩下端的侧面与前罩下端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前罩的侧面设有半圆形的槽,所述后罩的侧面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所述后罩内的顶部设有喷头,且喷头的侧面设有喷孔,所述进气管与喷头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拉杆、弹簧、推板、固定板、固定齿和棘轮,所述棘轮设在前罩的侧面,所述固定板设在底板上表面的前侧,本用于新生儿临床特护的供氧头罩,可将供养头罩打开可闭合,可减少婴儿头部放放入到供养罩内的时间,并且可将供给的氧气向四周扩散,使内部的氧气分布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生儿临床特护的供氧头罩。
背景技术
婴儿吸氧罩是在婴儿进行氧疗时所用的医用仪器,主要针对新生儿呼吸过快或肺功能差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通过面罩吸氧可以提高体内二氧化碳浓度,纠正酸碱平衡的紊乱,现有的吸氧罩大多都为封闭式,这种吸氧罩在使用时难以婴儿的头部难以放入到吸氧罩内,不能给婴儿及时供给氧气,不能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及其带来的危害,并且现有的吸氧罩的氧气直接供氧管供给到面罩内,使吸氧罩内的氧气分布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新生儿临床特护的供氧头罩,可将供养头罩打开可闭合,可减少婴儿头部放放入到供养罩内的时间,并且可将供给的氧气向四周扩散,使内部的氧气分布均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生儿临床特护的供氧头罩,包括底板和固定装置;
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后罩,且后罩为弧形,所述后罩下端的侧面与前罩下端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前罩的侧面设有半圆形的槽,所述后罩的侧面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所述后罩内的顶部设有喷头,且喷头的侧面设有喷孔,所述进气管与喷头的进气口连通;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拉杆、弹簧、推板、固定板、固定齿和棘轮,所述棘轮设在前罩的侧面,所述固定板设在底板上表面的前侧,所述拉杆的右端依次穿过两个固定板和推板侧面的孔,并且拉杆的右端与推板侧面的孔固定连接,且推板位于右侧的固定板的左侧,所述弹簧套接在拉杆的外侧,且弹簧位于左侧的固定板和推板之间,所述固定齿设在拉杆的右端,且固定齿与棘轮啮合,可将前罩向上转动,并可通过固定装置将转动到上侧的前罩固定,方便婴儿的头部放入到吸氧罩内,并且通过喷头可将输送到后罩内的氧气向四周扩散,使内部的氧气分布均匀。
进一步的,还包括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设有五个,五个透气孔均设在后罩的侧面,通过透气孔可使前罩和后罩内的二氧化碳排出,防止内部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对婴儿的安全造成不良反应。
进一步的,还包括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为弧形,且收集槽设在后罩内底部的侧面,,通过收集槽可将婴儿呼出的热气与冷的后罩内壁产生的冷凝水收集。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在后罩的侧面,且排水管的一端穿过后罩的侧面与收集槽连通,通过排水管可将收集槽中收集的冷凝水排出到外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为弧形,且硅胶垫设在前罩侧面半圆形槽的侧壁,通过硅胶垫可防止前罩损伤婴儿,并且可增加前罩的密封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新生儿临床特护的供氧头罩,具有以下好处:
1、可将前罩向上转动,并可通过固定装置将转动到上侧的前罩固定,方便婴儿的头部放入到吸氧罩内,并且通过喷头可将输送到后罩内的氧气向四周扩散,使内部的氧气分布均匀。
2、通过透气孔可使前罩和后罩内的二氧化碳排出,防止内部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对婴儿的安全造成不良反应,通过收集槽可将婴儿呼出的热气与冷的后罩内壁产生的冷凝水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雪梅,未经张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7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