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用的口咽通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3638.1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7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吕静;夏文兰;王银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宿盛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通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用的口咽通气管,其结构包括进口、咬口处、出口和固定机构,进口右侧与咬口处左侧固定,出口设置于咬口处右侧,固定机构固定于进口左侧,为解决在吸痰过程中吸痰管容易前后滑动无法很好的进行固定,容易对粘膜造成损伤的问题,通过在进口左侧设置了固定机构,口咽通气管放置好需要插入吸痰管时,将左夹板和右夹板同时拉开之后往进口处插入吸痰管,插入适当深度后松手使左护垫和右护垫对吸痰管进行夹紧对其进行固定,从而使吸痰管不易滑动对咽喉粘膜造成伤害,起到保护咽喉粘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咽通气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用的口咽通气管。
背景技术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无创性通气管道,能防止舌后坠,迅速开放气道,获得有效的通气,由于科室内老年患者居多,痰液不宜自行咳出需要吸痰治疗,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现临床常规使用的口咽通气管由于全塑料材质对患者的粘膜损伤严重,出血多,由于吸痰次数多,黏膜很难修复,造成患者吞咽困难进食量明显减少,口咽通气管放置好后需要插入吸痰管进行吸痰,在吸痰过程中吸痰管容易前后滑动无法很好的进行固定,容易对粘膜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临床用的口咽通气管,解决了在吸痰过程中吸痰管容易前后滑动无法很好的进行固定,容易对粘膜造成损伤的问题,达到保护咽喉粘膜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临床用的口咽通气管,包括进口、咬口处、出口和固定机构,所述进口右侧与咬口处左侧固定,所述出口设置于咬口处右侧,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于进口左侧,所述固定机构由固定杆、转轴、扭簧、左夹板、右夹板、左护垫和右护垫组成,所述固定杆固定于进口左侧上端,并且固定杆外侧与转轴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扭簧设置于转轴外侧,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均与转轴外侧转动连接,所述左护垫与左夹板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右护垫固定于右夹板左侧。
进一步的,所述咬口处内部管体中设置有导向块,并且表面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大小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在固定杆中部左右对称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和转轴安装位置圆心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左护垫和右护垫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呈圆口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为塑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右护垫为硅胶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在吸痰过程中吸痰管容易前后滑动无法很好的进行固定,容易对粘膜造成损伤的问题,通过在进口左侧设置了固定机构,口咽通气管放置好需要插入吸痰管时,将左夹板和右夹板同时拉开之后往进口处插入吸痰管,插入适当深度后松手使左护垫和右护垫对吸痰管进行夹紧对其进行固定,从而使吸痰管不易滑动对咽喉粘膜造成伤害,起到保护咽喉粘膜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口右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医院,未经华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3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心球销轴的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腹膜透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