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元件的防电磁干扰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5195.1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9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桑紫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38;H05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李海霞 |
地址: | 2111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元件 电磁 干扰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元件的防电磁干扰壳体,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由塑料材质制成的内壳体和由铝材料制成的外壳体,外壳体设于内壳体外侧,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间隙配合形成有隔腔,隔腔内设有屏蔽层,本体下端还焊接有散热凸起。本实用新型设有双层结构的外壳,且在双层外壳之间设有多重结构的电磁屏蔽结构,屏蔽效果好,能抑制电容器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也抑制了电容器本身向外部辐射电磁波,减小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元件的防电磁干扰壳体。
背景技术
并联电容器,原称移相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单相并联电容器主要由心子、外壳和出线结构等几部分组成。由于电容器及其连接的电力系统通常设于开放的户外,在电容器工作时间,易会受到外部环境电磁信号的干扰,且电容器工作时间本身也会通过连接的电子电路向外部辐射电磁骚扰信号,影响外部环境。因此针对现有电容器壳体通常采用铝质壳体,其结构简单、防电磁干扰效果有待改进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电力系统元件的防电磁干扰壳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元件的防电磁干扰壳体,以解决现有电容器壳体结构简单、防电磁干扰效果有待改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系统元件的防电磁干扰壳体,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顶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接线槽,所述接线槽内固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本体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扣件,所述本体下端焊接有散热凸起;
所述本体包括由塑料材质制成的内壳体和由铝材料制成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于内壳体外侧,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间隙配合形成有隔腔,所述隔腔内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包括石棉纤维阻燃层及聚氨酯发泡层,所述石棉纤维阻燃层与内壳体外壁粘接配合,所述聚氨酯发泡层与外壳体内壁粘接配合,所述石棉纤维阻燃层与聚氨酯发泡层之间还设有导电塑料层和柔性吸波层,所述石棉纤维阻燃层、导电塑料层、柔性吸波层以及聚氨酯发泡层依次粘接固定构成屏蔽层。
优选的,所述散热凸起为中空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散热凸起前后两端均呈线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散热槽,并在所述散热凸起内部呈矩形方阵排列设有多个铜柱,所述铜柱下端与散热槽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铜柱上端穿过本体底面延伸至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前后立面均呈线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有双层结构的外壳,且在双层外壳之间设有多重结构的电磁屏蔽结构,屏蔽效果好,能抑制电容器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也抑制了电容器本身向外部辐射电磁波,减小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下端还焊接散热凸起,并在散热凸起内部设有多个散热铜柱,利用铜柱将电容器内部热量传导出来,再通过散热槽内的流通空气带走热量。本实用新型散热效率好,避免传统在电容器壳体上开设散热孔造成其电磁波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内壳体;2、外壳体;201、凹槽;3、屏蔽层;301、石棉纤维阻燃层;302、导电塑料层;303、柔性吸波层;304、聚氨酯发泡层;4、本体;401、接线槽;402、接线端子;403、连接扣件;404、散热凸起;405、散热槽;406、铜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5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电力系统监测用便于安装的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