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蜡型熔模发动机壳体3D打印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8902.6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7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刘建永;张达军;曹静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道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蜡型熔模 发动机 壳体 印件 | ||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蜡型熔模发动机壳体3D打印件,圆柱凸台1‑5均匀分布在发动机壳体铸件基座面上,通过连接加强筋和活塞轴孔1、活塞轴孔2之间过渡连接,在不影响产品后期加工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产品强度;环形筋和直筋圆角过渡,避免产生锐角影响产品质量;壳体连接孔预留1、壳体连接孔预留2、壳体连接孔预留3、壳体连接孔预留4、壳体连接孔预留5、壳体连接孔预留6、壳体连接孔预留7、壳体连接孔预留8均匀分布在发动机壳体铸件边缘,由壳体边缘加强筋连接,在不影响产品强度的前提下,便于后期装配;壳体连接预留孔和活塞轴孔分布在发动机壳体支架上端,由加强筋和直筋加强过渡连接,形成完整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蜡型熔模发动机壳体3D打印件。
背景技术
铸造是指将液态合金注入铸型中使之冷却、凝固,并进行后处理,最终成为金属制品的一种生产方法。
蜡型熔模铸造方法是先把要做的铸件设计成三维数字模型,用蜡料制成模型,并把模型用同种材料焊接到浇口棒上,制成模组(铸件大时可以单个为一组),在模组表面蘸上耐火涂料(水玻璃或硅溶胶与细砂的混合物),再洒上耐火砂,(沾浆、撒砂要反复数次,使砂层足够厚),待其干燥固化后,给模组加热,把蜡料从浇口处脱出,形成空壳。将空壳焙烧,使之成为坚固的模壳,将金属液体从浇口浇入,冷凝后,就成为金属铸件。
对于铝合金铁铸件的产品开发由于模具制作等因素,生产周期长,需要采用蜡型熔模数模打印快速成型的方法实现无模制作铸件壳型,浇注获得铸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蜡型熔模发动机壳体3D打印件模具,对该产品数模,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铸造工艺设计,采用3D打印铸件蜡型熔模模型,快速生产出发动机壳体铸件,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成品率,缩短铸件生产周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蜡型熔模发动机壳体3D打印件,包括第一圆柱凸台(20)、基座面(21)、第一活塞轴孔(22)、第二圆柱凸台(23)、第三圆柱凸台(24)、第一壳体连接孔预留(25)、第二壳体连接孔预留(26)、第三壳体连接孔预留(27)、第四圆柱凸台(28)、第五圆柱凸台(29)、第四壳体连接孔预留(30)、第五壳体连接孔预留(31)、第六圆柱凸台(32)、第六壳体连接孔预留(33)、第七壳体连接孔预留(34)、第八壳体连接孔预留(35)、第二活塞轴孔(36);
所述第一圆柱凸台(20)、所述第二圆柱凸台(23)、所述第三圆柱凸台(24)、所述第四圆柱凸台(28)、所述第五圆柱凸台(29)均匀分布在发动机壳体铸件基座面(21)上,通过连接加强筋和所述第一活塞轴孔(22)、所述第二活塞轴孔(36)之间过渡连接;环形筋和直筋圆角过渡;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孔预留(25)、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孔预留(26)、所述第三壳体连接孔预留(27)、所述第四壳体连接孔预留(30)、所述第五壳体连接孔预留(31)、所述第六壳体连接孔预留(33)、所述第七壳体连接孔预留(34)、所述第八壳体连接孔预留(35)均匀分布在发动机壳体铸件边缘,由壳体边缘加强筋连接;壳体连接预留孔和活塞轴孔分布在发动机壳体支架上端,由加强筋和直筋加强过渡连接,形成完整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装置对传统铸造工艺模具过程中制作、试制的复杂过程进行优化,采用3D打印蜡型熔模模具的方式,制作铸件模型,节省铸造模具成本,实现铸件快速制造,减少了铸件生产准备周期,且有助于铸造企业实现绿色制造,减少模具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3D打印蜡型熔模设备原理图;
图2是3D打印蜡型熔模发动机壳体铸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道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未经湖北道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8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盒生产用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耳标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