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全预制下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7415.8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6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军;方桂芬;康炜;吴文华;乔雷涛;张蕾;张鹏举;李伟;闫岩;文强;卢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预制 下部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全预制下部结构,自上而下包括预制盖梁、两座并排的预制墩身、预制承台以及多根竖直的预制管桩,各部分均为预制件,现场装配拼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铁路单柱式结构型式,改为双柱式桥墩,从而实现预制节段的轻型化,整个下部结构全预制化,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使它们成为可靠的整体,现场施工方法简单,无需模板,大幅降低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全预制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造技术是今后建筑行业的趋势。铁路桥梁在上部结构已走在前列,梁部预制装配技术较成熟,目前制约铁路全预制技术发展的是下部结构的预制装配技术的应用。合理的满足结构受力及工厂制造技术的铁路节段预制桥墩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全预制下部结构,与传统的现浇桥墩一样能满足结构的受力性能以及各项指标和现行规范,同时又满足工厂预制建造、运输以及工地拼装施工的技术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铁路全预制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自上而下包括预制盖梁、两座并排的预制墩身、预制承台以及多根竖直的预制管桩,各部分均为预制件,现场装配拼接。
预制盖梁底部设置有与预制墩身对应的盖梁连接柱,盖梁连接柱与预制墩身顶部连接。
预制承台顶部设置有与预制墩身对应的承台连接柱,承台连接柱与预制墩身底部连接。
预制墩身上下两端与盖梁连接柱和承台连接柱的连接方式为预应力钢束连接。
预制墩身上下两端与盖梁连接柱和承台连接柱的连接方式为灌浆套筒连接。
预制墩身上下两端与盖梁连接柱和承台连接柱的连接方式为湿接缝连接。
预制承台上设置有全厚度贯通的预留孔洞,预制管桩桩顶从下方插入预留孔洞实现连接。
预制承台的预留孔洞为变径孔洞,预制管桩桩顶插入预留孔洞后灌浆实现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铁路桥墩的预制拼装化:
现有的预制拼装下部结构以拼装桥墩及与预制管桩为主,承台多采用现浇的施工方法,成为制约预制装配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制拼装承台方式,使下部结构均采用工厂生产的方式,消除了现场浇筑,避免了现场施工承台时的大面积开挖,实现了桥梁结构的全预制化。
2)减小了拼装节段的体积:
铁路桥墩由于刚度要求,现浇桥墩外形尺寸较大,如采用原有的结构型式,在运输、吊装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增加桥墩节段个数,但这样会增加接缝数量,从而给现在的拼装带来不便,也增加工程造价。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传统的单柱式桥墩改为双柱式桥墩,从而减小了单个墩柱的结构尺寸,在墩身高度较小时,墩柱可整体建造,方便预制、运输和吊装,较原有的结构型式有更好的适应性。
3)施工方法简单:
由于整个下部结构均采用装配施工技术,现场施工方法简单,无需模板,大幅降低施工周期,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多样,如预应力钢束连接、灌浆套筒连接或湿接缝连接均可采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向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布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构件示意图。
图中,1、预制盖梁,2、预制墩身,3、预制承台,4、预制管桩,5-盖梁连接柱,6-承台连接柱,7-预留孔洞,8-装配接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7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吊装暗藏灯槽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燃料除湿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