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硌功能的拉杆背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9945.4 | 申请日: | 201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9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沐尼箱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C13/26;A45C13/30;A45C13/00;A45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拉杆 背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防硌功能的拉杆背包,属于背包技术领域,包括背包主体、拉杆装置、背包肩带,所述背包主体靠近背包肩带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缓冲层,所述背包肩带一端与防护缓冲层缝合连接,另一端嵌入防护缓冲层中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防护缓冲层内部设置有两块柔性支撑垫,所述柔性支撑垫靠近背包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环,本实用新型利用防护缓冲层内部设置的柔性支撑垫起到保护人体背部的效果,同时背包肩带通过连接绳拉动柔性支撑垫向人体脊椎位置靠拢,使得柔性支撑垫更好的贴紧人体脊椎,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防硌功能的拉杆背包,属于背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教辅材料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对低龄学童而言,大而重的背包越来越难以承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发明了一种拉杆背包。
授权公告号为CN201821150490.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拉杆背包,涉及收纳运输用品领域,包括背包主体,背包主体同侧设置有背带、滚轮、拉杆和挡片,滚轮位于背包主体底部,挡片的一端设置于背包主体的中部,背包主体上还设有两个固定件,的两个固定件对称设置于挡片两侧,固定件上设有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与挡片的自由端连接,弹性连接件能够将挡片的自由端向上拉起固定,也能够将挡片的自由端向下翻转固定,挡片向下翻转时能够遮挡滚轮。
上述方案能够拉动又能够背负,挡片的一端固定于背包主体,另一端通过弹性连接件拉拢靠近背包主体,挡片上翻能够用于收纳固定背带,挡片下翻能够遮挡滚轮,但是拉杆背包的拉杆机构常被设于包体的背部上,使得拉杆机构极易相对包体的背部向外凸出并硌到使用者的后背,进而大幅度降低该拉杆背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防硌功能的拉杆背包,利用防护缓冲层内部设置的柔性支撑垫起到保护人体背部的效果,同时背包肩带通过连接绳拉动柔性支撑垫向人体脊椎位置靠拢,使得柔性支撑垫更好的贴紧人体脊椎,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防硌功能的拉杆背包,包括背包主体、拉杆装置、背包肩带,所述背包主体靠近背包肩带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缓冲层,所述背包肩带一端与防护缓冲层缝合连接,另一端嵌入防护缓冲层中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防护缓冲层内部设置有两块柔性支撑垫,所述柔性支撑垫靠近背包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环,所述柔性支撑垫与背包肩带之间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交叉穿过连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背负背包时,利用防护缓冲层内部设置的柔性支撑垫起到保护人体背部的效果,同时背包肩带由于背包重力原因被拉直,进而通过连接绳拉动柔性支撑垫向人体脊椎位置靠拢,使得柔性支撑垫更好的贴紧人体脊椎,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进而减小拉杆装置对人体背部造成的不适。
优选的,所述柔性支撑垫依据人体背部曲线设计呈弧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其弧形状更好的贴合人体背部曲线,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优选的,所述柔性支撑垫包括海绵垫、橡胶外层,所述海绵垫设置有若干个,并且间隔分布形成空腔,所述橡胶外层远离背包主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空腔相导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海绵垫提供良好的缓冲效果,并且利用通孔与空腔相配合,增强柔性支撑垫的整体透气性,提高人们的使用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防护缓冲层的底部靠近人体腰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气囊自身的缓冲效果,减小背包末端对人们腰部压迫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远离背包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吸汗抗菌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沐尼箱包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沐尼箱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9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