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油水溢漏的无烟烧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8898.1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3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郎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沈成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油水 无烟 烧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油水溢漏的无烟烧烤炉,包括两个接油盘承接结构,接油盘承接结构包括板件a、板件b、板件c和板件d,板件a和板件b平行设置,板件c的两端分别与板件a的一端和板件b的一端连接,板件a与板件c呈45°夹角,板件b与板件c呈45°夹角,板件b远离所述板件c的一端与板件d的一端呈直角连接,板件b、板件c与板件d之间形成了容腔,接油盘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接油盘承接结构的容腔内,使油滴完全滴落在接油盘内,避免了油滴的溢漏,保证烧烤炉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同时还将发热板设置在箱体的两侧,避免油滴和调味料滴落在发热板上造成大量的浓烟和降低发热板传热效率,避免了浓烟对消费者和使用者的身体造成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油水溢漏的无烟烧烤炉。
背景技术
烧烤可能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是以燃料加热,并把食物放置于一个比较接近热源的位置来加热食物。一般来说,烧烤是在火上将食物烤熟,烹调至可食用,烧烤食物是人们日常喜爱的食品之一,其风味是其他加工方法,如煎、煮、炒、炸做成的食品所无法比拟的。传统的烧烤摊档烧烤的方法一般是用一个长条形的铁盒子,内部装上燃烧着的木炭,将一串一串穿好的肉、鱼等食品放在铁盒上烤,操作人员不断的翻动,由于肉串在烤制的过程中自身冒出的油烟滴在燃烧着的木炭上,产生大量含有CO、NO、NO2等有害气体,形成呛人的浓烟,影响了食欲,而且也不符合卫生要求,有的还喜欢在肉、鱼串加入辣椒、胡椒粉进行烧烤,这种浓烟更令人呛鼻,严重影响了健康,污染了环境。
后来,有人发明了电烤炉和燃气炉等烧烤炉箱;但现有的电烤炉和燃气炉等烧烤炉箱中的接油盘的两端都与接油盘承接结构贴合设计,使接油盘的两端与接油盘承接结构具有一定的间隙,导致烧烤中的油会顺着间隙流出,导致烧烤炉箱漏油严重,使烧烤炉箱易脏且难易清洗,同时油会从间隙处滴落到地面,导致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现有的烧烤炉箱为了增加烧烤的速率,都是将发热板设置在食物的正下方,以保证食物能快速烤熟,但这样设置导致油会滴落在发热板上,从而产生大量的浓烟,影响使用者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滴落的油滴易进入到发热板中,从而损坏发热板,同时各种调味料易掉落在发热板上,使发热板表面附着异物,导致发热板的传热降低,食物难以烤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油水溢漏的无烟烧烤炉,包括两个接油盘承接结构,接油盘承接结构包括板件a、板件b、板件c和板件d,所述板件a和板件b平行设置,所述板件c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板件a的一端和板件b的一端连接,所述板件a与所述板件c呈45°夹角,所述板件b与所述板件c呈45°夹角,所述板件b远离所述板件c的一端与所述板件d的一端呈直角连接,所述板件b、板件c与所述板件d之间形成了容腔,所述板件a、板件b、板件c和板件d采用一体式制成,油滴会顺着板件a滴落在接油盘内,现板件a位于接油盘内,且板件c呈45°与板件a连接,使油滴完全滴落在接油盘内,避免了油滴的溢漏,保证了烧烤炉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同时还将发热板设置在箱体的两侧,避免油滴和调味料滴落在发热板上造成大量的浓烟和降低发热板传热效率,避免了浓烟对消费者和使用者的身体造成损害,本申请还设置有风机,风机有效的将发热板的热量传递到食物上,再将发热板设置在箱体两侧也不会影响烧烤食物的效率,在达到无烟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食物烤熟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止油水溢漏的无烟烧烤炉,包括两个接油盘承接结构,所述接油盘承接结构包括板件a、板件b和板件c,所述板件a和板件b平行设置,所述板件c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板件a的一端和板件b的一端连接,所述板件a与所述板件c呈45°夹角,所述板件b与所述板件c呈45°夹角,所述板件a、板件b和板件c采用一体式制成。通过对接油盘承接结构的改进,实现防止油水溢漏的功能,在接油盘承接结构上设置板件c,使板件c与板件a和板件b均呈45°连接,从而使接油盘承接结构具有防止油水溢漏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郎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郎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8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