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壳和生产电容壳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6667.7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9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麦汉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水兆丰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H01G2/10;B29K705/12;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红信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生产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壳,包括壳体和铁片,铁片一体成型在壳体上,壳体成型有空腔,空腔的一端为开口,铁片的上端位于开口上方,铁片用于固定电容器,此外,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电容壳的模具。本实用新型中,铁片和壳体一体成型,当需要将壳体与电容器固定在一起时,只需要在壳体的空腔中放入电容器,再进行一体成型,因此,不需要利用云母片来阻隔铁片与电容器(即不需要云母片来将铁片绝缘),可以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壳和生产电容壳的模具。
背景技术
电容壳是一种用来装放和固定电容器的装置,常见的电容壳需要通过其上的铁片来固定电容器,但是铁片并不是直接成型在电容器上的。
一般电容器的生产工艺是:先生产外壳,该外壳上成型有放置铁片的插槽,然后将铁片放置在插槽上,再在外壳内壁中放入云母片,该云母片起到将铁片与电容器隔离的作用,最后在外壳中放置电容器并注入环氧树脂固定铁片,环氧树脂将铁片和电容器固定在一起。
整个过程中,铁片无法与外壳一体成型,而且与电容器一体成型的工艺中,需要通过环氧树脂来固定铁片的位置,并需加云母片作绝缘阻隔,过程较为繁琐并且增加了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壳,此外,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电容壳的模具和该电容壳的生产工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容壳,包括壳体和铁片,铁片一体成型在壳体上,壳体成型有空腔,空腔的一端为开口,铁片的上端位于开口上方,铁片用于固定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中,铁片和壳体一体成型,当需要将壳体与电容器固定在一起时,只需要在壳体的空腔中放入电容器,然后通过环氧树脂将电容器和壳体(铁片)进行一体成型,且保证铁片不外露,因此,不需要利用云母片来对铁片进行绝缘阻隔,可以节省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的侧面上一体成型有凸起,铁片一体成型在凸起上。由此,凸起起到固定铁片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呈长方体形,壳体靠近铁片的一端成型有四个凸角,壳体的另一端成型有圆弧形结构。由此,四个凸角以及圆弧形结构均可以与电容器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电容壳的模具,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凹模板、第一前模、第二前模、拉板和固公板,还包括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斜滑块和后模嵌块,凹模板用于放入注塑材料,第一前模上成型有与圆弧形结构对应的弧形块,第二前模上成型有与凸起相对应的凹槽,斜滑块和后模嵌块均设在拉板上,拉板上成型有与凸角相对应的凹角,后模嵌块与第二前模形成用于成型壳体的空间,斜滑块用于顶住铁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后模嵌块的下端插入第一通孔中,后模嵌块的上端伸出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呈长方体形,凹角有四个,四个凹角设在第一通孔上方的四个角处。由此,在凹角上注塑后可以成型壳体的凸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板上设有盲孔,斜滑块呈台阶状,斜滑块的下端设在盲孔中,盲孔与斜滑块相配合,铁片插在盲孔的一侧中,斜滑块的一侧用于顶住铁片。由此,通过设置斜滑块,可以使得在生产壳体的过程中,铁片一体成型在壳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前模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处成型有与凸起相对应的凹槽,第二通孔套设在后模嵌块的上端,第二通孔与后模嵌块之间形成用于成型壳体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模板上设有注塑槽,注塑槽用于放入注塑材料。由此,注塑材料成型后即为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水兆丰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水兆丰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6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