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6601.8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1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仕洪;戴碧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蜂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李永华;张广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陀螺仪 可视 采耳棒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包括外壳、电池、电路板和盖板,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卡槽和卡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电路板上固定安装有陀螺仪模块,所述陀螺仪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当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电路板两侧卡合进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卡扣扣合所述卡板从而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耳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
背景技术
一般人体耳道内存在有干型耳垢、湿型耳垢和屑状耳垢等形态各异的耳垢,需要定期清理,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使用普通金属勺插入耳道中凭感觉清理耳垢,由于不能看到耳道内的情况只能靠手感移动金属勺,容易伤及耳膜及耳道,且不易知道耳道内耳垢是否清理干净;求助他人帮忙清理耳垢时,耳道内光线较暗,帮忙掏耳的人难以操作,再者耳朵比较敏感,力度稍大容易使被掏耳者产生疼痛感。目前也有使用可视掏耳勺进行掏耳朵的,但是这些掏耳勺入耳后,掏耳勺转动时,显示在手机上的图像也跟着转动,这样使得使用者不能够精确地找到要掏的点,使用难度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包括外壳、电池、电路板和盖板,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卡槽和卡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电路板上固定安装有陀螺仪模块,所述陀螺仪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当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电路板两侧卡合进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卡扣扣合所述卡板从而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还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卡合进所述第二卡槽内从而使所述连接壳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还包括镜头组件,所述电路板上还固定有端子,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连接壳固定连接,所述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镜头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组件包括摄像头套筒和耳塞胶套,所述耳塞胶套套设在所述摄像头套筒外周。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时,所述镜头组件收容于所述保护盖内。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充电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末端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当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时,所述充电接口贯穿所述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因为具有陀螺仪,所以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具有了陀螺仪应有的功能,在采耳棒伸入耳朵进行采耳时,能够使得在手机上显示的图像保持原来的方向,能够使得使用者精准定点采耳,使用起来更方便;电路板两侧与外壳通过第一卡槽卡合固定住,使得电路板在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内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蜂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蜂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6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缓过渡型行车止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备胶囊的多功能流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