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灌注桩钻杆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6513.8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于亚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15/04;E21B17/10;E02D5/3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202172 上海市崇明区新海镇跃***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灌注 钻杆 导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钻杆导向装置,在地基土体内设置平台支撑墩、撑板锚筋;在平台支撑墩的顶端设置工作平台板,在撑板锚筋上端设置与地基土体相接的斜撑支撑板,在平台支撑墩与斜撑支撑板之间设置墩侧斜撑;桩侧护筒在地基土体内打设完成后,在工作平台板上布设钻杆校位撑板,并在钻杆校位撑板上布设校位杆挡板;在引孔钻杆的下部依次设置接长导向体和钻头导向体;分别在引孔钻杆两侧的校位杆挡板上设置面向引孔钻杆方向的下层校位杆和上层校位杆。本实用新型可提升钻孔过程中钻杆垂直度控制的质量,实现对引孔钻杆竖直度的双层控制,减小引孔钻杆钻进过程中对支撑结构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提升钻孔灌注桩导向引孔质量的钻孔灌注桩钻杆导向装置,适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程。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具有施工便捷、承载力高等特点,一直是桥梁、房屋建筑等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桩基形式。在钻孔灌注桩转杆导向施工时,如何有效提升钻孔过程中钻杆垂直度控制的质量,实现对引孔钻杆竖直度的双层控制,减小引孔钻杆钻进过程中对支撑结构的影响等常常是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钻杆纠偏导向装置,其杆体与纠偏导向装置的钻杆连接端固定连接,钻头与纠偏导向装置的钻头连接端固定连接。钻孔桩钻孔纠偏导向装置通过钻杆连接端和钻头连接端固定连接在钻杆杆体和钻头之间,当桩机的钻头钻地并碰上孤石的时候,夹层土体对筒体起到约束作用,整个钻杆在筒体的导向作用下继续在孤石上作业,该装置虽可满足钻杆倾斜度控制,但由于装置设于钻杆杆体与钻头之间,难以满足钻进过程中竖直度同步导向控制的要求,且难以减小钻杆对支撑结构的影响。
鉴于此,为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导向控制的准确度,目前亟待发明一种可以提升钻孔过程中钻杆垂直度控制的质量、减小引孔钻杆钻进过程中对支撑结构影响的钻孔灌注桩钻杆导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可实现对引孔钻杆竖直度的准确控制,而且可以减小引孔钻杆钻进过程中对支撑结构影响的钻孔灌注桩钻杆导向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任一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钻杆导向装置,设置地基土体上,包括:
桩侧护筒,平台支撑墩,工作平台板,钻杆校位撑板,校位杆挡板,引孔钻杆;其中桩侧护筒打设在地基土体内,平台支撑墩间隔设置在地基土体上相对桩侧护筒两侧,平台支撑墩的顶端设置工作平台板,工作平台板上布设钻杆校位撑板,钻杆校位撑板上布设校位杆挡板,引孔钻杆伸入桩侧护筒中;
其中分别位于引孔钻杆两侧的校位杆挡板上设置面向引孔钻杆方向的下层校位杆和上层校位杆,下层校位杆和上层校位杆校位引孔钻杆;以及
其中引孔钻杆的下部依次设置接长导向体和钻头导向体,接长导向体和钻头导向体与引孔钻杆连接处设置导向体连接栓。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长导向体和钻头导向体均包括导向体横板、导向体立板和导向体环板,导向体横板和导向体立板分别位于导向体环板内侧,与导向体环板垂直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体横板和导向体立板沿导向体环板的环向均匀间隔布设;导向体立板与导向体环板垂直焊接连接;所述导向体横板的两端分别与导向体环板和引孔钻杆焊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孔钻杆和导向体连接栓与导向体横板之间设置横板补强撑筋,横板补强撑筋连接导向体连接栓与导向体横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钻头导向体底端的导向体横板与引孔钻杆的引孔钻头之间设置钻头补强筋,其中钻头补强筋一端连接导向体横板,另一端连接引孔钻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层校位杆和上层校位杆均由螺杆与螺栓组合而成,与引孔钻杆相接处依次设置弹性减震体和弧形限位箍。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减震体采用橡胶板或弹簧;弧形限位箍横断面呈圆弧形,圆心角为12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未经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6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箱冷却系统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节能新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