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PV光伏组件的供电转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0840.2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0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蔡旭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旭晶 |
主分类号: | H02M3/00 | 分类号: | H02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电源芯片 供电转换电路 电压输出端 电压输入端 二极管 电阻 输出电压稳定 输出电压转换 电感 本实用新型 光伏组件 汇流箱 压降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V光伏组件的供电转换电路,属于供电转换电路控制领域:包含DC12V电压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LM2576S‑5.0电源芯片、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三电容、5V电压输出端、5V电压输入端、第四电容、TPS7A7001电源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五电容和3.3V电压输出端。其输出电压稳定,转换精度高,有效的将汇流箱输出电压转换为DC 12V,并通过LM2576S‑5.0和TPS7A7001电源芯片将12V电压依次压降到5V和3.3V。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转换电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V光伏组件的供电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大型光伏电站系统中,直流汇流箱是最基本的发电单位,其运行稳定程度是整个电站发电量效率的关键指标之一。传统的有线汇流箱监测系统需预先铺设电缆,后期维护成本大、扩展性差,而且光伏电站存在着很强的共模干扰,极大影响了有线通信的稳定性。
在工业控制和许多传感器的应用电路中, 模拟 信号一般是以电压形式输出。在以电压方式长距离传输模拟信号时,信号源电阻或传输线路的直流电阻等会引起电压衰减,信号接收端的输入电阻越低,电压衰减越大。为了避免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只有增加信号接收端的输入电阻,但信号接收端输入电阻的增加,会使得传输线路抗干扰性能降低,易受外界干扰,信号传输不稳定,所以长距离传输模拟信号不能用电压输出方式,而要把电压输出转换成电流输出。另外许多常规工业仪表中,以电流方式配接也要求输出端将电压输出转换成电流输出。因此一款转换精度高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感控制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PV光伏组件的供电转换电路,其输出电压稳定,转换精度高,有效的将汇流箱输出电压转换为DC 12V,并通过LM2576S-5.0和TPS7A7001电源芯片将12V电压依次压降到5V和3.3V。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PV光伏组件的供电转换电路,包含DC12V电压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LM2576S-5.0电源芯片、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三电容、5V电压输出端、5V电压输入端、第四电容、TPS7A7001电源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五电容和3.3V电压输出端;
所述DC12V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LM2576S-5.0电源芯片的VIN端,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EN#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GND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LM2576S-5.0电源芯片的VOUT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另一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FB端、5V输出端连接;
所述5V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一端、TPS7A7001电源芯片的EN端和TPS7A7001电源芯片的IN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TPS7A7001电源芯片的GND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TPS7A7001电源芯片的FB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容的一端、TPS7A7001电源芯片的OUT端、3.3V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PV光伏组件的供电转换电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0千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PV光伏组件的供电转换电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56千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PV光伏组件的供电转换电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容采用0.1μF电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PV光伏组件的供电转换电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电容采用100μF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旭晶,未经蔡旭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0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电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高效和低电磁干扰的DC/DC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