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台式集成变电站及其配套起吊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9341.1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阚健;郑浩;万汝斌;谭均;张国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5/00 | 分类号: | H02B5/00;H02B1/20;H02B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钱娜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集成 变电站 及其 配套 起吊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台式集成变电站及其配套起吊梁,所述平台式集成变电站包括:支撑平台、至少一个变压器以及至少一个逆变器;其中,逆变器和变压器置于支撑平台上方,并且支撑平台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逆变器以及变压器;逆变器与变压器通过连接铜排相连接,连接铜排外部设有防护罩。通过上述方案,将集成逆变器的变电站设置为平台式结构,以及将逆变器和变压器之间连接的连接铜排增设防护罩进行保护,使得平台式集成变电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相比于箱体式的变电站减少了顶板以及四面面板,相比于框架式的变电站减少了顶板以及支撑平台以上的支撑柱等不必要的耗材,降低了制造工艺难度以及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台式集成变电站及其配套起吊梁。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光伏并网所需的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电网的接口设备,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为了提高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安装、对接效率,现有技术通常将逆变器与变压器同时安装于一个集成变电站。用户只需要在施工地点预留安装集成式变电站的接口,通过预留接口即可方便快捷的实现对接,进而完成安装。
现有的集成式变电站结构主要为箱体式以及框架式,请参见图1a和图1b。箱体式结构的集成变电站图1a主要通过将逆变器与变压器放置于同一封闭箱体中,在箱体上设有各组件所需的散热窗以及便于内部维护的门板。而框架式结构的集成变电站图1b是在箱体式结构的基础之上,移除其四面面板以及门板,而保留其底部平台、支撑柱以及顶板。
然而,无论是箱体式结构还是框架式结构的集成变电站,均存在耗材较多,制造工艺复杂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不利于集成变电站的推广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例了一种平台式集成变电站及其配套起吊梁,以解决现有的集成式变电站所存在的耗材较多、制造工艺复杂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平台式集成变电站,包括:
支撑平台、至少一个变压器以及至少一个逆变器;其中,
所述逆变器和所述变压器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方;
所述支撑平台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逆变器以及所述变压器;
所述逆变器与所述变压器通过连接铜排相连接,所述连接铜排外部设有防护罩。
可选地,在上述平台式集成变电站中,若所述变压器的个数为1,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逆变器以及所述变压器的位置关系为:
所述支撑平台呈水平状态放置,所述逆变器与所述变压器按照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进行排布;
所述变压器的铜排输入端面向所述逆变器;
所述逆变器和所述变压器的底面均处于所述支撑平台的表面内。
可选地,在上述平台式集成变电站中,若所述变压器的个数大于1,则多个所述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并联,并且,多个所述变压器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按照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进行排布。
可选地,在上述平台式集成变电站中,所述逆变器和所述变压器均满足IP54防护等级要求。
可选地,在上述平台式集成变电站中,若所述逆变器的个数大于1,则所述平台式集成变电站,还包括:
设置于相邻所述逆变器间的挡风板,用于将所述逆变器的进风口与出风口隔离。
可选地,在上述平台式集成变电站中,若所述逆变器的个数为N,N为大于1的整数,则所述平台式集成变电站还包括:N套支路铜排;
每一所述逆变器经各自的支路铜排并入所述连接铜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9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挡拨叉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修身叶片及其构成的动叶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