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联聚乙烯易弯曲铠装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5489.8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3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卢康宁;程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福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9/02;H01B7/20 |
代理公司: | 34143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武淑燕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体 铠装层 卡槽 易弯曲 缆芯 铠装电缆 电缆 本实用新型 交联聚乙烯 金属材质 实际用途 首尾对接 旋转配合 对接处 屏蔽层 外护层 卡合 拼接 防护 统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联聚乙烯易弯曲铠装电缆,包括多根缆芯,多根所述缆芯统一用铠装层包裹,铠装层包括若干个管体,管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I和卡槽II,相邻的所述管体之间均通过卡槽I和卡槽II相互卡合对接。管体为金属材质相互拼接制成铠装层,一方面作为外护层对缆芯进行包裹并防护,另一方面可以充当屏蔽层;由于铠装层采用了若干个管体首尾对接而成,管体的对接处为旋转配合,使电缆具有易弯曲的特点,作为铠装电缆,同时其具有易弯曲的特点将大大提高电缆的实际用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联聚乙烯易弯曲铠装电缆。
背景技术
交联聚乙烯材料,其具有PVC绝缘电缆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耐热好、负载能力强、不熔化、耐化学腐蚀,机械强度高的特点。最主要是聚乙烯分子由线型分子结构变为三维网状结构,由热塑性材料变成热固性材料,具有十分优异的耐热性能,长期工作温度可达90℃,热寿命可达40年之久,同时兼具柔韧的特点。
电力电缆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硬物挤压,电缆挤压后局部变形,导致电缆局部散热差,挤压处较薄弱容易受到后续损伤,最终使电缆的使用寿命缩短,铠装电缆虽然抗挤压,但是弯曲韧性差。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电缆为了抗挤压而套接铠装层,导致电缆弯曲性能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交联聚乙烯易弯曲铠装电缆,主要解决电缆为了抗挤压而套接铠装层,导致电缆弯曲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交联聚乙烯易弯曲铠装电缆,
包括多根缆芯,多根所述缆芯统一用铠装层包裹,所述铠装层包括若干个管体,若干个所述管体沿电缆轴线依次排列,所述管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I和卡槽II;
所述卡槽I和卡槽II截面均呈向电缆外侧拱起的弧状,相邻的所述管体之间均通过卡槽I和卡槽II相互卡合对接,所述卡槽I与卡槽II弧状部相贴靠并相对旋转配合。
优选的,一种交联聚乙烯易弯曲铠装电缆,所述管体的外部包裹有橡胶层。
优选的,一种交联聚乙烯易弯曲铠装电缆,相邻所述橡胶层之间均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对应设置于管体对接处的外侧。
优选的,一种交联聚乙烯易弯曲铠装电缆,所述橡胶层的外侧还包裹有无纺布层。
优选的,一种交联聚乙烯易弯曲铠装电缆,所述缆芯包括若干个导线,所述导线统一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包裹,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侧壁呈波纹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管体为金属材质的铝、铜等,相互拼接制成铠装层,一方面作为外护层对缆芯进行包裹并防护,另一方面可以充当屏蔽层;由于铠装层采用了若干个管体首尾对接而成,管体的对接处为旋转配合,使电缆具有易弯曲的特点,作为铠装电缆,同时其具有易弯曲的特点将大大提高电缆的实际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轴线截面示意图。
图中,缆芯1、铠装层2、管体21、卡槽I 22、卡槽II 23、橡胶层3、环形槽31、无纺布层4、导线11、交联聚乙烯绝缘层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均相对于图1所示为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福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福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5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