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拖多香蕉头缆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7268.6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4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44;H01R13/58;H01R13/51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高志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拖多 香蕉 缆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拖多香蕉头缆线,包括香蕉头、固定后套、整流缆线和分流缆线,所述香蕉头的内部开设有导电孔,所述导电孔对应的香蕉头的侧壁开设有螺钉孔,所述固定后套的左侧和固定后套的右侧分别通过对应的整流缆线和分流缆线连接有香蕉头,且固定后套的左侧设置的香蕉头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固定后套通过螺栓与固定后套的前方设置的固定前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后套、整流缆线和分流缆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从一个输出端插口连接至多个输入端插口时必须使用分流器,造成了使用的不便和成本的增加,且现有技术的香蕉头缆线并无防屏蔽电磁波的效果,影响缆线传输的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缆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拖多香蕉头缆线。
背景技术
香蕉头这种插头的名字来自于它稍稍鼓起的外形,插入对应的孔时非常方便,插入后也可以形成非常大的接触面积,这种特性使得它被优先使用在大功率输出的器材中,目前用香蕉头制成的香蕉头缆线常用以连接音箱、接收机和放大器,但是现有技术中如果从一个输出端插口连接至多个输入端插口时必须使用分流器,造成了使用的不便和成本的增加,且现有技术的香蕉头缆线并无防屏蔽电磁波的效果,影响缆线传输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拖多香蕉头缆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从一个输出端插口连接至多个输入端插口时必须使用分流器,造成了使用的不便和成本的增加,且现有技术的香蕉头缆线并无防屏蔽电磁波的效果,影响缆线传输的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拖多香蕉头缆线,包括香蕉头、固定后套、整流缆线和分流缆线,所述香蕉头的内部开设有导电孔,所述导电孔对应的香蕉头的侧壁开设有螺钉孔,且螺钉孔与螺钉孔的内部设置的螺钉螺旋连接,所述固定后套的左侧和固定后套的右侧分别通过对应的整流缆线和分流缆线连接有香蕉头,且固定后套的左侧设置的香蕉头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固定后套通过螺栓与固定后套的前方设置的固定前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整流缆线和分流缆线均包括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且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的外部从里到外依次设置有屏蔽层和保护层,所述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螺钉与香蕉头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后套的左侧侧壁和对应的固定前套的左侧侧壁开设有第一穿线孔,且整流缆线的右端延伸至第一穿线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后套和固定前套的右侧侧壁均开设有第二穿线孔,且第二穿线孔的数量与分流缆线的数量一致,所述分流缆线的左端延伸至第二穿线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香蕉头的外部设置有塑料套,且塑料套的内壁设置的螺纹与香蕉头的外壁设置的螺纹旋合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拖多香蕉头缆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后套、整流缆线和分流缆线,首先将整流缆线左侧的香蕉头插入输出端的插口,然后将分流缆线右端的香蕉头插入输入端的插口即可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输出端的电信号将传递至整流缆线的左端的香蕉头,此时整流缆线的左端的香蕉头上的电信号分别通过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分流至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对应的香蕉头上完成传输,屏蔽层的设置防止外界电磁波对缆线的内部的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产生干扰,塑料套的设置避免香蕉头的外露而产生安全隐患,固定后套和固定前套避免使用过程中外力对分流缆线产生撕扯而导致该新型损坏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从一个输出端插口连接至多个输入端插口时必须使用分流器,造成了使用的不便和成本的增加,且现有技术的香蕉头缆线并无防屏蔽电磁波的效果,影响缆线传输的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72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