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的向心轴式可调尾翼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9266.6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4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勇;李玉茹;李长周;胡顺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心轴 可调 尾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的向心轴式可调尾翼,包括翼板、左、右伸缩支架、翼板支撑架和前支撑旋转臂,翼板的中部前侧与前支撑旋转臂的上部铰接,翼板与前支撑旋转臂的铰接的转动轴线为翼板的横向,前支撑旋转臂与翼板支撑架的上部铰接,前支撑旋转臂与翼板支撑架的铰接的转动轴线方向为汽车的纵向,翼板支撑架的底部与汽车的尾部固定连接,左、右伸缩支架分别固定设置在翼板支撑架的两侧,左、右伸缩支架的伸缩端分别通过与球铰连接于翼板的底面,左、右伸缩支架的伸缩端的连线位于翼板与前支撑旋转臂的铰接的转动轴线的后侧。本实用新型可分别使翼板进行前后或左右倾斜,获得最佳下压力,增加高速稳定性,可防侧倾及辅助制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翼,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的向心轴式可调尾翼。
背景技术
汽车尾翼具有减少空气阻力,提升负升力,提高汽车高速稳定性的作用。现有汽车尾翼大多是固定式的尾翼,与车辆工况的匹配比较局限,而一些可调尾翼是对称左右两部分断开式尾翼,根据不同工况调整左右的翼片攻角来匹配汽车实际工况,但是以牺牲整体下压力为代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的向心轴式可调尾翼,以匹配各种工况作出最佳的下压力,减小车辆侧倾,减小汽车行驶时空气阻力,提高附着力,增加高速稳定性,更可以减速时辅助制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汽车的向心轴式可调尾翼,包括翼板、左伸缩支架、右伸缩支架、翼板支撑架和前支撑旋转臂,所述翼板的中部前侧与所述前支撑旋转臂的上部铰接,所述翼板与前支撑旋转臂的铰接的转动轴线为所述翼板的横向,所述前支撑旋转臂与所述翼板支撑架的上部铰接,所述前支撑旋转臂与翼板支撑架的铰接的转动轴线方向为汽车的纵向,所述翼板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汽车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伸缩支架、右伸缩支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翼板支撑架的两侧,所述左伸缩支架和右伸缩支架的伸缩端分别通过与球铰连接于翼板的底面,所述左伸缩支架和右伸缩支架的伸缩端的连线位于所述翼板与前支撑旋转臂的铰接的转动轴线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翼板支撑架的后侧铰接有与所述前支撑旋转臂同步转动的后支撑旋转臂,所述后支撑旋转臂的顶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翼板的底面的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翼板支撑架为上三角结构,所述前支撑旋转臂设置于所述上三角结构的顶角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左伸缩支架、右伸缩支架以所述前支撑旋转臂与所述翼板支撑架的上部铰接的转动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翼板支撑架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翼板的左右两侧端面设有端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尾翼控制车辆空气尾留,可以降低整车空气阻力,降低油耗;通过调整前后角度提高整车附着力,提高负升力,提高高速工况行驶稳定性,直道减速时,将翼板调为超大攻角,此时获得大阻力,可以辅助制动;弯道行驶时,倾斜翼板,内高外低,翼板产生的下压力总是垂直翼板表面,此时倾斜翼板带来的有利结果是翼产生的下压力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垂直的地面,一部分是指向离心运动中心,后一部分正好用来平衡内外侧的压力差,同时倾斜尾翼整体重心高,可以起到防侧倾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的向心轴式可调尾翼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翼板前后倾斜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翼板左右倾斜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9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雨水管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展会用高强度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