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5134.6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9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甘寿伟;卢伟;郭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53 | 分类号: | E05F15/53;E05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箱盖 智能 开闭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包括车身安装支架、丝杆螺母驱动机构、铰链、铰链安装支架、中心转轴及扭杆机构,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带动铰链转动;扭杆机构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一尾箱盖抵触于扭杆机构,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带动铰链转动,使扭杆机构转动,从而调节尾箱盖的开合角度。尾箱盖接收到开门信号后,扭杆机构弹起,通过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带动铰链驱动,可完全替代现在市场上的单电动撑杆加拉簧结构或者双电动撑杆结构,并且此结构不需要拉簧结构,在成本上得以降低以及用户体验上得以改善,不会出现尾箱盖系统因材料力量衰减而无法开启的情况,扭杆机构与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可一并工作,扭杆机构也可单独工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科技智能化的的发展,汽车电动尾门,即电动尾箱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已被人们熟知。
现在市场上的三厢车电动撑杆都是利用电机的驱动,外加弹簧力量作用,保证尾箱盖任意位置悬停,实现三厢车尾箱盖的自动开闭,此种结构成本相对昂贵,并在在技术、安全、可靠性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旦电机损坏或者弹簧衰减过大,都会使电动撑杆功能失效,无法保证尾箱盖的正常开启或者关闭,容错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其能解决成本高及容错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包括车身安装支架、丝杆螺母驱动机构、两个铰链、铰链安装支架、中心转轴及扭杆机构,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车身安装支架,所述铰链通过所述中心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铰链安装支架,两个所述铰链位于所述扭杆机构两端,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铰链移动;所述扭杆机构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交叉,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铰链上;一尾箱盖抵触于所述扭杆机构,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铰链移动,使所述扭杆机构转动,从而调节所述尾箱盖的开合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一平行齿轮、第二平行齿轮、丝杆、塑料螺母及固定球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平行齿轮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平行齿轮转动,所述第一平行齿轮与所述第二平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平行齿轮与所述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螺接于所述塑料螺母,所述塑料螺母与所述固定球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球头固定于所述铰链。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球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球头位于所述塑料螺母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平行于所述丝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杆两端均设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卡扣固定于所述铰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的两端均设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卡扣固定于所述铰链安装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包括油缸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包括气缸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安装支架呈弯折状,所述车身安装支架固定于一车架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5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装配式楼盖聚芯蜂模
- 下一篇:一种激光冷水机用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