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及其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0254.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9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林耀明;黄振爱;黄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恒卓理容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00 | 分类号: | A47C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孙浩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底座 支撑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及其座椅,包括用于与座椅支撑杆连接的圆筒和若干设置在圆筒周围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径向连接杆和周向连接杆,径向连接杆沿圆筒的径向延伸,周向连接杆沿圆筒的周向延伸,径向连接杆的首端与圆筒连接,径向连接杆的末端与周向连接杆的首端连接,周向连接杆的末端与相邻的支撑部的径向连接杆之间分隔开并形成开口部;支撑部在径向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周向连接杆,使用者坐在座椅上需要踏脚时,可以踩在周向连接杆上,不容易发生打滑,而且周向连接杆的末端与相邻的支撑部的径向连接杆之间分隔开并形成开口部,使用者不需要踏脚时,可以将脚放置在开口部处,脚直接踩在地面上,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及其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座椅的底座支撑件都是从中心伸出多根支撑杆,支撑杆的末端可以安装导轮,对于这种座椅底座,使用者如果想要踏脚,只能踩在支撑杆上,但是一般情况下支撑杆都会做成圆形或者比较窄,使用者踩在上面容易打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及其座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以方便使用者踏脚且不容易发生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包括用于与座椅支撑杆连接的圆筒和若干设置在所述圆筒周围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径向连接杆和周向连接杆,所述径向连接杆沿所述圆筒的径向延伸,所述周向连接杆沿所述圆筒的周向延伸,所述径向连接杆的首端与所述圆筒连接,所述径向连接杆的末端与所述周向连接杆的首端连接,所述周向连接杆的末端与相邻的所述支撑部的径向连接杆之间分隔开并形成开口部。
上述座椅底座支撑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支撑部在径向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沿圆筒的周向延伸的周向连接杆,使用者坐在座椅上需要踏脚时,可以踩在周向连接杆上,不容易发生打滑,而且周向连接杆的末端与相邻的支撑部的径向连接杆之间分隔开并形成开口部,使用者不需要踏脚时,可以将脚放置在开口部处,脚直接踩在地面上,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所述径向连接杆和周向连接杆的两侧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加强面。座椅底座支撑件需要承受座椅以及人的重量,需要较好的承重力,径向连接杆和周向连接杆的两侧设置有加强面可以提高座椅底座支撑件的受力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所述加强面倾斜设置,所述加强面和所述支撑部的连接处通过圆角过渡。加强面倾斜设置,当该座椅底座支撑件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时,可以增加座椅底座支撑件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加稳固,不易滑动和倾倒;加强面和所述支撑部的连接处通过圆角过渡,不会产生锐利的直角拐角,不伤鞋不伤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所述周向连接杆的宽度从首端到末端逐渐减小,所述周向连接杆的末端为圆弧形。径向连接杆末端和周向连接杆的首端连接,周向连接杆的首端宽度较大,具有较好的受力强度,不易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所述圆筒周围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撑部,每个所述周向连接杆对应的圆心角为6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所述支撑部的内部中空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相互交错的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所述周向连接杆的首端底部和末端底部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导轮的安装孔。有需要安装导轮时可以将导轮安装在安装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座椅,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座椅底座支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恒卓理容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恒卓理容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0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