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及用于接线端子的导电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2812.7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6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嘉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嘉健 |
主分类号: | H01R4/50 | 分类号: | H01R4/50;H01R4/52;H01R4/48;H01R1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地址: | 中国香港柴湾康民街***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端子 用于 导电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及用于接线端子的导电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接线单元,所述接线单元包括壳体,其包括第一端部件,第二端部件及连接部件,致动构件,以及导电组件。所述致动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端部件和第二端部件上方并各自与所述导电组件抵触接触,所述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卡勾,所述第一端部件和第二端部件设有与所述卡勾对应的至少一个卡扣,使得所述第一端部件和第二端部件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卡勾及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分别与所述连接部件机械接合。所述握持部的致动或解除致动是完全无需使用工具操作。本实用新型将壳体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结构相对简化,简化了加工和安装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特别是一种免工具操作的接线端子及用于接线端子的导电组件。
背景技术
电气接线端子在电气工业中是已知的。电气接线端子可用于将导体,如电线,连接到另一导体。电气接线端子类型具有各种不同用于固定电线的机构。通常,电气接线端子通过固定螺钉将夹紧力施加到电气接线端子内的电线的引线上。这种类型的电气接线端子要求用户首先松脱固定螺钉,以便将引线插入端子,这可能是繁琐和麻烦的。此外,固定引线时需要拧紧固定螺钉,事乎于电气接线端子的安装位置或方向,这亦可能是困难的。还有一些已知的电气接线端子,其通过使用导电弹簧在电线的引线上产生夹紧效应。为了致动该弹簧,需要将致动工具,例如螺丝刀,插入致动轴中以打开端子。在这样做时,螺丝刀的端部张紧该弹簧,以将夹紧部打开。上述类型的电气接线端子存在以下缺点:始终需要工具以致动电气接线端子中的夹紧机构。而且现有的接线端子的壳体通常为一体化结构,加工和安装工艺都很复杂,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工具操作的接线端子及用于接线端子的导电组件,能轻易地将两个或多个引线端口的线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包括:至少一个接线单元,所述接线单元包括:壳体,其包括第一端部件,第二端部件及连接部件;致动构件;以及导电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件和第二端部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件的两侧,所述第一端部件设有第一插接端口,所述第二端部件设有第二插接端口,所述第一端部件、所述第二端部件和连接部件均为中空结构并且形成连贯的腔体,所述导电组件设于该腔体内,所述致动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端部件和第二端部件上方并各自与所述导电组件抵触接触,所述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卡勾,所述第一端部件和第二端部件设有与所述卡勾对应的至少一个卡扣,使得所述第一端部件和第二端部件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卡勾及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分别与所述连接部件机械接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底壁、设于底壁两侧的左侧壁、右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端通过顶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两端从顶壁伸出并分别与第一端部件和第二端部件插接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元件和设于导电元件两侧且金属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导电元件包括底板、支撑板和顶板,所述支撑板上下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底板和顶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包括水平段和弹压段,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弹压段上端与所述顶板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压段两侧设有向下弯曲的弧形支耳,所述致动构件包括致动构件主体和致动构件安装部,所述致动构件安装部的端部设有弧形按压部。优选地,弹压段与水平段的夹角为30到60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接线端子的导电组件,其包括导电元件和设于导电元件两侧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导电元件包括底板、支撑板和顶板,所述支撑板上下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底板和顶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包括水平段和弹压段,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弹压段上端与所述顶板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嘉健,未经郭嘉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28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