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厢的下边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4893.6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0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津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仇倩倩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津***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下边 结构 | ||
一种车厢的下边梁结构,包括竖直的第一立板,第一立板朝向车厢内的一侧中部一体设有向车厢内伸出的连接部,连接部背离第一立板的一端一体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立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连接部上方之间包围形成用于与车厢侧板相配合的凹槽部,所述连接部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连接部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立板朝向车厢内的一侧沿第二立板长度方向设有加强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提高第二立板的强度,缓冲车厢侧板收到冲击时对第二立板产生的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厢箱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厢的下边梁结构。
背景技术
货车车厢边梁一般采用铝型材成型制成,边梁主要设置在车厢侧板和底板连接连接处,用于同时连接侧板和底板。公开号为CN109515532A的中国专利《一种新能源物流车、车厢、侧门总成及其下边梁》中公开了一种车厢下边梁,包括竖立的基板部,基板部的中部向内延伸形成有垂直于基板部的第一卡接板部,基板部的下部向内延伸形成垂直于基板部的第二卡接板部,第一卡接板部和第二卡接板部位于基板部的同一侧,第一卡接板部和第二卡接板部之间形成用于插设底架横梁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接板部上方延伸形成第三卡接板部,第三卡接板部与基板部平行从而在第三卡接板部和基板部之间形成用于插接车厢侧板的第二卡槽。然而上述车厢下边梁不具有加强结构,不能吸收冲击对下边梁产生的影响,当下边梁与侧板连接处受到冲击时,下边梁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厢的下边梁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厢下边梁结构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厢的下边梁结构,包括竖直的第一立板,第一立板朝向车厢内的一侧中部一体设有向车厢内伸出的连接部,连接部背离第一立板的一端一体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立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连接部上方之间包围形成用于与车厢侧板相配合的凹槽部,所述连接部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连接部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立板朝向车厢内的一侧沿第二立板长度方向设有加强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的连接部设置第一通槽,可用于提高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抗冲击能力,并且还能够吸收连接部受冲击产生的一定形变;第二立板朝向车厢内一侧的加强部可用于提高第二立板的强度,缓冲车厢侧板收到冲击时对第二立板产生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边梁结构与车厢侧板和底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边梁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边梁结构局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边梁结构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下边梁结构1、第一立板1-1、第二立板1-2、平板1-3、第一通槽1-4、第二通槽1-5、第一限位块1-6、第三通槽1-6-1、第二斜面1-6-2、第二限位块1-7、第一斜面1-8、排水通槽1-9、底板2、底盘3、车厢侧板4、垫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津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津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4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C开路测试转接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FPC测试承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