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体发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2606.6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3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惠斌;高健;朱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53/66 | 分类号: | B65G53/66;B65G53/16;B65G53/36;F23K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地址: | 21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体发料 装置 | ||
1.一种粉体发料装置,其底部为流化风作用区域,其顶部为充压风作用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料装置设置有脉冲风发生装置和脉冲风发生控制装置;
所述脉冲风发生装置包括用于输出脉冲风的脉冲风出风装置,所述脉冲风出风装置设置于发料罐的锥体部分,在脉冲风出风装置附近产生脉冲风区域,所述脉冲风作用区域位于流化风作用区域和充压风作用区域之间;
所述脉冲风发生装置响应于脉冲风发生控制装置控制而向发料罐内部输送脉冲风以松动发料罐内的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发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风发生装置包括脉冲风控制开关、脉冲风进气管、脉冲风风室、脉冲风布风板和脉冲风风帽;
所述脉冲风风室固定于发料罐的锥体部分的外壁上,所述脉冲风风室与发料罐的锥体部分密封连接;
所述脉冲风进气管设置于脉冲风风室上作为气体的进气口;
所述脉冲风布风板设置于发料罐的锥体上,并连通脉冲风风室内部与锥体内部;所述脉冲风风帽固定于脉冲风布风板上位于发料罐内部一侧;
所述脉冲风控制开关设置于气源与脉冲风进气管之间,所述脉冲风控制开关响应于脉冲风发生控制装置控制气源与脉冲风进气管之间的通路的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发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风布风板为在发料罐罐体侧壁上开孔的形式,所述脉冲风风帽为空心柱状,所述脉冲风风帽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脉冲风风帽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发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风发生装置包括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发料罐的罐体上;各个脉冲风控制开关受控时以预设的开启频率、开启持续时间、各脉冲风控制开关开启间隔等参数配合进行所在通路开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条所述的粉体发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体质量流量计,所述粉体质量流量计用于检测发料口的粉体质量流量并将检测到的流量传递给脉冲风发生控制装置,所述脉冲风发生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流量判断是否出现流量减小,并响应于非主动降低发料量的工况条件下流量减小时向脉冲风控制开关发送调节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体发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化风发生装置、流化风发生控制装置、充压风发生装置、充压风发生控制装置、粉体料仓、落料管、给料器和给料器控制装置;
所述流化风发生装置包括流化风控制开关、流化风进气管、流化风室、流化风布风板和流化风风帽;所述流化风室固定于发料罐的底部,所述流化风室与发料罐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流化风进气管设置于流化风室上作为气体的进气口;所述流化风布风板设置于发料罐底部,并连通流化风室内部与发料罐内部;所述流化风风帽固定于流化风布风板上位于发料罐内部一侧;所述流化风控制开关设置于气源与流化风进气管之间,所述流化风控制开关响应于流化风发生控制装置控制气源与流化风进气管之间通路的开启大小;
所述充压风发生装置包括充压风控制开关和充压风管;所述充压风管设置于发料罐的顶部,所述充压风控制开关设置于气源与充压风管之间,所述充压风控制开关响应于充压风发生控制装置控制气源与充压风管之间通路的开启大小;
所述粉体料仓用于容纳粉体原料,并通过落料管向发料罐内部输送粉体原料,所述落料管置于发料罐顶部;所述给料器设置于落料管上,所述给料器响应于给料器控制装置控制-给料的启停;
所述粉体质量流量计将检测到的流量传递给流化风发生控制装置和充压风发生控制装置,所述流化风发生控制装置和充压风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流量并结合目标流量以控制流化风控制开关以及充压风控制开关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体发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单位时间内,每个脉冲风发生装置的进风量为流化风发生装置的进风量的0.8~1.5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体发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脉冲风发生装置的布风面积为流化风发生装置的布风面积的2~5倍;每个脉冲发生装置上的脉冲风风帽的个数为流化风风帽个数的0.8~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26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曝气除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河道淤泥疏浚用淤泥快速固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