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植生袋的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9598.X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1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瑜;费馨慧;林东煌;黄启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颜丽蓉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植生袋 生态 护坡 | ||
1.一种基于植生袋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坡由坡底至坡顶依次包括第一斜坡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斜坡段;
所述第一斜坡段自地面向外依次设有第一素土夯实层和第一植生袋层;
所述第一连接段自地面向外依次设有第二素土夯实层和浆砌片石层;
所述第二斜坡段自地面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原土夯实层和第二植生袋层;
所述第一素土夯实层的密度大于93%,所述第一原土夯实层的密度大于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生袋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生袋层包括沿第一斜坡段呈阶梯式布置的植生袋,位于所述第一斜坡顶部的植生袋垂直于第一斜坡;所述第二植生袋层包括沿第二斜坡段呈阶梯式布置的植生袋,位于所述第二斜坡顶部的植生袋垂直于第二斜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生袋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坡在第二斜坡段远离第一连接段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二连接段、旱溪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自地面向外依次设有第二原土夯实层、第三原土夯实层、第三植生袋层和第一耐冲刷植被层,所述旱溪段自地面向外依次设有第四原土夯实层、第五原土夯实层和碎石层,所述第三连接段自地面向外依次设有第六原土夯实层、第七原土夯实层、第四植生袋层和第二耐冲刷植被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植生袋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原土夯实层、第三原土夯实层、第六原土夯实层和第七原土夯实层的密度均大于80%,所述第四原土夯实层和第五原土夯实层的密度均大于9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植生袋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原土夯实层和第三原土夯实层之间、第四原土夯实层和第五原土夯实层之间以及第六原土夯实层和第七原土夯实层之间均设有复合土工膜防渗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95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可调节底座的激光颗粒分布仪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室内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