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结构及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5989.4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2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黄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昭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南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结构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及光模块,壳体结构,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第一侧壁、及与第一侧壁间隔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靠近第二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第二侧壁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槽,且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形成有光缆固定区,底座的一端设有与光缆固定区连通的开口;及上盖组件,上盖组件盖设于底座,且光缆固定区位于上盖组件与底座之间。上述的壳体结构可以应用于光模块中,光缆的端部穿过开口并被固定在光缆固定区中,具体地,光缆的端部进入光缆固定区后,光缆的第一卡接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卡接,使得光缆与底座配合紧密,从而可以极大增强光缆的抗拉能力,降低光缆被拉拽后从壳体结构中脱离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模块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及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与光缆是固定连接的,也就是光缆相对于模块是不可插拔的,光模块在使用现场中,光缆容易被意外拉拽,而目前市场上的光模块在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光缆从光模块中脱离而被损坏,光模块的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壳体结构,能够提高光模块的可靠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壳体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侧壁、及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形成有光缆固定区,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与光缆固定区连通的开口;及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盖设于所述底座,且所述光缆固定区位于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
上述的壳体结构可以应用于光模块中,光缆的端部穿过开口并被固定在光缆固定区中,具体地,光缆的端部进入光缆固定区后,光缆的第一卡接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卡接,使得光缆与底座配合紧密,从而可以极大增强光缆的抗拉能力,降低光缆被拉拽后从壳体结构中脱离的风险,提高光模块的可靠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上盖组件间隔相对,所述第一卡槽的延伸路径从靠近所述上盖组件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延伸;
和/或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上盖组件间隔相对,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路径从靠近所述上盖组件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间隔相对,所述上盖组件设有第三卡槽、及与所述第三卡槽间隔相对的第四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通,且所述第三卡槽的延伸路径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延伸路径一致,所述第四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通,且所述第四卡槽的延伸路径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路径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还设有第二限位台阶,且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间隔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还设有第三限位台阶、及与所述第三限位台阶间隔相对的第四限位台阶,所述第三限位台阶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拼接,所述第四限位台阶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拼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弯折的第一接合面,所述上盖组件设有弯折的第二接合面,所述第二接合面与所述第一接合面接合并使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组件之间配合形成有用于放置电子器件的容纳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合面为台阶状,所述第二接合面为与所述第一接合面适配的台阶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光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59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灯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后壳散热孔打孔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