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除吸附态气泡的长光程液体流通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0428.5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9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罡;廉超凡;葛茂发;王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3/12 | 分类号: | G01J3/12;G01J3/02;G01N2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侯永帅;和欢庆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气泡 光程 液体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除吸附态气泡的长光程液体流通池,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待测试液体需提前过滤悬浮颗粒、液芯波导内壁易附着气泡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长光程液体流通池包括液芯波导管(7)、真空容器(8)和真空气泵(9);所述液芯波导管(7)设置在真空容器(8)中,所述真空气泵(9)用于使真空容器(8)内形成真空环境。本实用新型长光程液体流通池可自除液芯波导管内的吸附态气泡,提高检测效率及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除吸附态气泡的长光程液体流通池。
背景技术
长光程液体流通池的概念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光谱研究方法,主要原理是光信号在充满液体的毛细管中不断发生全反射而从毛细管另一端发出,利用的是毛细管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流通液体的折射率而发生全反射。早期由于没有折射率小于水的材料应用,无法大规模应用,直到1989年DuPont公司发明Teflon AF材料,才使得长光程液体流通池的应用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
由Teflon AF材料制成的波导管,当其内部充满水溶液时,从管路一段入射的光将在水溶液和管壁的界面上不断发生全反射效应而使得光信号保持在波导管内部,直到在波导管的另一端出射,这一特性使得其成为一种有效的光谱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拉曼光谱、荧光光谱、吸收光谱等的检测中。具体实施上,可利用蠕动泵等方式以一定流速将待测液体泵入直径及长度不等的波导管中,波导管一段接入入射光源,另一端接各种光谱检测器,实现长光程的光谱研究,能够显著提高光谱信号的强度及检测限。
但现有的长光程液体流通池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型液芯波导,即完全由Teflon AF2400制作的管路,由于Teflon AF材料本身具有的气体渗透性、疏水性等特点使得其易在内壁附着微小气泡,而极大地影响光谱信号的稳定性;二型液芯波导,即在石英毛细管外表面涂覆一层Teflon AF2400材料实现的液芯波导,由于石英毛细管内径较小的原因,易于被溶液中的微小颗粒物堵塞而使得光信号减弱,严重可至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自除吸附态气泡的长光程液体流通池,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待测试液体需提前过滤悬浮颗粒、液芯波导内壁易附着气泡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自除吸附态气泡的长光程液体流通池,包括液芯波导管、真空容器和真空气泵;
所述液芯波导管设置在真空容器中,所述真空气泵用于使真空容器内形成真空环境。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为三通结构;
所述第一接头第一端和第二接头第一端均与所述真空容器连接,所述液芯波导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第一端和第二接头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液管和入射光纤;
所述进液管与第一接头第二端连接;所述入射光纤与第一接头第三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液管和出射光纤;
所述出液管与第二接头第二端连接;所述出射光纤与第二接头第三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与入射光纤垂直设置;入射光纤与液芯波导管同轴设置;
所述出液管与出射光纤垂直设置;出射光纤与液芯波导管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液芯波导管由Teflon AF2400或Teflon AF1600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液芯波导管在所述真空容器中呈螺旋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与真空容器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04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硒鼓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基站射频远端光纤集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