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远近灯自适应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68801.3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2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庆;郭乐敏;解延军;黄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润深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12 | 分类号: | B60Q1/12;B60Q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远近 自适应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远近灯自适应控制装置,具体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灯座和驱动电机,所述灯座一侧内部贯穿设有转向槽,所述转向槽内腔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腔配合设有滑杆,所述转向槽内腔一侧连通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设置在灯座一侧,所述所述弧形槽内腔配合设有车灯,所述车灯一端固定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由转向槽、滑杆、弧形齿轮以及驱动电机等组成的驱动机构,当需要转向时,在单片机的控制下,使驱动电机带动车灯转动,从而避免在转角处出现盲区,有利于增加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汽车远近灯自适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车灯系统中,包括尾灯、转向灯、远光灯、近光灯、示宽灯等,而汽车的远光灯和近光灯目前只有一个亮度,当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打开远光灯或者近光灯,均以同一个亮度工作,这样不仅仅浪费电能,而且加速远光灯、近光灯以及车载电源的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当车辆在会车时,同样一个亮度的远光灯将会导致对会车的驾驶员的视线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引起安全事故。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434084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远近灯自适应控制装置,在该技术方案中,能够根据实际的行车状况自动调节远光灯和近光灯的使用,并对灯光的亮度进行调节,有效避免会车时产生事故,并且延长车灯以及车载电源的使用寿命。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该系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对车灯的亮度进行调节,但是,当汽车转向时,不能使车灯转向,可能使转角产生盲区,从而增加驾驶时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远近灯自适应控制装置,通过设有由转向槽、滑杆、弧形齿轮以及驱动电机等组成的驱动机构,当需要转向时,在单片机的控制下,使驱动电机带动车灯转动,从而避免在转角处出现盲区,有利于增加驾驶的安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远近灯自适应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有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灯座和驱动电机,所述灯座一侧内部贯穿设有转向槽,所述转向槽内腔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腔配合设有滑杆,所述转向槽内腔一侧连通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设置在灯座一侧,所述弧形槽内腔配合设有车灯,所述车灯一端固定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中心位置贯穿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滑杆相匹配,所述连杆一端贯穿弧形槽内腔,且固定连接有弧形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与弧形齿轮相啮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杆两端外部均套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限位板一侧以及弧形槽内腔侧壁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车灯包括近光灯和远光灯,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板的宽度等于连杆的宽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板底部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滚珠底端均与限位槽内腔底部滑动贴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车灯外部设置有灯罩,所述灯罩与灯座固定连接,所述灯罩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有转向灯控制器、信号采集器,所述信号采集器电性连接有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电性连接有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电性连接有光线感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润深光电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润深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8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