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9473.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5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椎名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邸万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包括显示区域(90)和边框区域(95)的TFT基板(100),和与TFT基板相对配置的相对基板(200),在TFT基板(100)与相对基板(200)之间夹持有液晶(300),其中,在TFT基板(100)的边框区域(95)形成有有机钝化膜(108、110),在有机钝化膜(110)之上,以与有机钝化膜(110)接触的方式呈岛状地在浮置状态下形成有多个第一透明导电膜(10),以覆盖第一透明导电膜(10)的方式形成有无机绝缘膜(112)。由此,能够防止因水分透过引起的显示区域中的公共电极与无机绝缘膜的剥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应对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因水分引起的显示区域中的膜剥落的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为在显示区域中以矩阵状形成有像素的TFT基板和形成有黑矩阵等的相对基板隔着液晶对置的结构,其中,像素具有像素电极和TFT。而且,在各像素中通过控制液晶的透射率来形成图像。
在TFT基板和相对基板上形成有聚酰亚胺的取向膜,对该取向膜进行取向处理,确定液晶的初始取向的方向。根据取向膜的制造条件,取向膜与形成于取向膜之下的由氮化硅等形成的无机膜的粘接力有可能会成为问题。该问题在形成有用于将TFT基板和相对基板粘接的密封材料的部分中变得严重。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结构,即:在形成有密封材料的区域,通过在取向膜与无机膜之间配置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膜,来应对密封部中的取向膜的剥离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963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在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TFT基板上层叠有各种的导电膜及绝缘膜。作为绝缘膜,能够使用有由氧化硅膜(以后由SiO膜代表)及氮化硅膜(以后由SiN膜代表)形成的无机膜和由丙烯酸或聚酰亚胺形成的有机膜。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来控制液晶的取向。在TFT基板上形成有用于向像素供给影像信号的影像信号线及控制TFT的扫描线,特别是为了降低影像信号线及扫描线与公共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在影像信号线与公共电极之间较厚地形成1.5μm~4μm左右的有机膜。
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还包含内置触摸传感器功能的种类,该情况下,为了降低触摸传感器的电极与用于图像显示的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有时还追加有机膜,形成两层有机膜。
有机膜容易含有水分。有机膜形成得较厚时,含有水分也会增多。当该水分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期间从有机膜脱离时,会引起层叠于有机膜之上的各种膜的膜剥落。在显示区域产生这种膜剥落时,会损坏显示功能,在该时刻成为产品不良的情况居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在于,尽可能延长因水分引起的特别是显示区域中的膜剥落的时间,从而增加产品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代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TFT基板和与上述TFT基板相对配置的相对基板,上述TFT基板具有显示区域和边框区域,在上述TFT基板与上述相对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TFT基板的上述边框区域形成有有机钝化膜,在上述有机钝化膜之上,以与上述有机钝化膜接触的方式呈岛状地在浮置状态下形成有多个第一透明导电膜,以覆盖上述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方式形成有无机绝缘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延长因水分引起的特别是显示区域中的膜剥落的时间,从而增加产品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显示区域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9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拆卸水洗颗粒捕集器
- 下一篇:一种带自粘层的易搭接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