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连杆机构大吨位全电伺服折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8044.1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1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龙;潘志华;周鹏飞;佘健;张志兵;夏鹏;卞正其;奚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0 | 分类号: | B30B1/1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1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连杆机构 吨位 伺服 折弯 | ||
基于连杆机构大吨位全电伺服折弯机。涉及折弯机领域,尤其涉及全电伺服折弯机的改进。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折弯力大、折弯精度高且机身结构稳定性好,从而可进一步保证折弯精度的基于连杆机构的大吨位全电伺服折弯机。包括机身、滑动连接在机身上的滑块和用于驱动滑块往复升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一铰接在机身上、且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二与动力组件铰接,所述驱动杆呈杆状或平板状,所述连杆远离联动组件的一端与铰接轴一之间具有间距。本实用新型从整体上具有着加工精度高、加工效果好、动作稳定、折弯力大以及结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领域,尤其涉及全电伺服折弯机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一方面,大吨位折弯机的驱动机构大多如国家局于2015年5月13日公告的一份名为“一种折弯机四缸液压控制系统”、申请号为“201420812529.9”的中国实用新型所示,其驱动力由液压缸驱动,具有着折弯力大的优点,但加工精度不高,漏油几率大,故障率高,核心液压阀组等进口部件成本高。另一方面,全电伺服折弯机大多由伺服电机、丝杆以及丝母等作为驱动机构,具有着精度高的优点,但折弯力不大,成本高,丝杠寿命短。
因此,如何使得折弯机同时兼具折弯力大、精度高等特点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折弯力大、折弯精度高且机身结构稳定性好,从而可进一步保证折弯精度的基于连杆机构的大吨位全电伺服折弯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机身、滑动连接在机身上的滑块和用于驱动滑块往复升降运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动力组件、驱动杆、连杆和联动组件;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杆和活动连杆,所述固定连杆的顶端铰接在机身上、且位于滑块的上方,所述活动连杆的底端铰接在滑块上,所述固定连杆的底端和活动连杆的顶端铰接;
所述电机连接在机身上,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机身上、且位于滑块的一侧,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动力组件与电机联动,使得驱动杆在电机的驱动下往复摆动;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驱动杆上、且另一端铰接在固定连杆或活动连杆上。
所述固定连杆的底端和活动连杆的顶端之间通过转轴铰接,所述连杆远离驱动杆的一端与转轴铰接。
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一铰接在机身上、且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二与动力组件铰接,所述驱动杆呈杆状或平板状,所述连杆远离联动组件的一端与铰接轴一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连杆远离联动组件的一端与铰接在驱动杆的中部。
所述连杆远离联动组件的一端与铰接轴二铰接。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基座、传动带、丝杆、螺母,所述基座与机身铰接,所述电机设于基座的一侧、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穿设所述基座、且与电机平行,所述丝杆可且仅可相对基座做旋转运动,所述传动带呈环形、且依次绕过丝杆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螺母套接在丝杆上、且与丝杆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机身铰接、且另一端与螺母铰接。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旋转杆和摆动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铰接在机身上,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旋转杆远离旋转轴的一端铰接、且另一端与驱动杆远离机身的一端铰接;
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机身上、且与旋转轴联动。
所述机身包括下模板和一对侧板,一对侧板平行设置,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在两侧板的一侧的下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侧板的一侧的上部、且位于下模板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8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向标志的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防止污水入河的截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