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钉检测用抓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6195.5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2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贺虹生;贺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宏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B11/00;B25B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廖龙春 |
地址: | 400849 重庆市南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钉 检测 抓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钉检测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螺钉检测用抓取结构,包括前连接件、后连接件、多根抓取杆和把手,多根抓取杆固定在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之间,相邻抓取杆间距为L,L大于螺钉杆直径且小于螺钉头的直径,把手固定在后连接件上,且把手与抓取杆的夹角为150°~170°。采用本专利中的抓取结构能够同时检验多个螺钉头部质量,使得螺钉检验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钉检测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螺钉检测用抓取结构。
背景技术
螺钉的生产过程包括下料,冷镦,搓牙,电镀等,在这些过程中,难免会损坏螺丝钉头部或十字槽,常见的次品包括头部成型不完整、碰伤以及十字槽成型不规则、堵塞等,以及还会出现头部表面颜色不均匀、不一致等问题。此类次品基本都需要人工目视检测。但是,采用现有的用手一个一个的拿起来目视检查,速度非常慢,效率非常低,人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螺钉检测用抓取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螺钉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螺钉检测用抓取结构,包括前连接件、后连接件、多根抓取杆和把手,多根抓取杆固定在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之间,相邻抓取杆间距为L,L大于螺钉杆的直径且小于螺钉头的直径,把手固定在后连接件上,且把手与抓取杆的夹角为150°~170°。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
1、本方案中操作人员通过手握把手,将抓取结构插入螺钉堆中,然后来回的拉动抓取结构,使螺钉杆自动卡入到抓取杆的间隙内,同时螺钉头朝上,排列在抓取杆的间隙中,这样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目视同时检验多个螺钉头部的槽是否堵塞、成型是否规则、成型是否完整以及颜色是否均匀,挑选出不合格的螺钉后,将抓取机构翻转,即可将合格的螺钉排出抓取杆的缝隙,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2、本方案中由于把手与抓取杆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50°~170°,这样设置操作人员在将抓取结构水平插入螺钉堆中时,手不会被螺钉堆中的螺钉划伤,如果将把手与抓取杆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80°,即把手与抓取杆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若要水平插入抓取结构,那么操作人员的手会直接与螺钉堆中的螺钉接触,发生手被划破的危险,即便是戴有手套,也可能发生手套被划破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抓取杆和前连接件均为空心钢管。
有益效果:采用空心钢管能够减轻整个抓取结构的重量,操作人员使用起来更加轻松。
进一步,所述后连接件为空心结构。
有益效果:空心结构的设置同样是为了减轻整个抓取结构的重量。
进一步,所述把手包括中心板、上半圆柱和下半圆柱,所述中心板固定在后连接件上,上半圆柱固定在中心板的上表面,下半圆柱固定在中心板的下表面,上半圆柱与下半圆柱形成完整的圆柱体。
有益效果:将操作人员能够手握的地方设置为圆柱体,使得操作人员更便于操作。
进一步,所述中心板的宽度不超过上半圆柱或下半圆柱的直径。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中心板的两侧不会超出圆柱体,便于操作人员手握把手。
进一步,所述上半圆柱与下半圆柱的表面均粘接有胶皮。
有益效果:设置胶皮能够提高操作人员手握把手的舒适度。
进一步,所述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上均开设有直径大于抓取杆直径的安装孔,抓取杆两端伸入安装孔内,抓取杆两端均固定有位于前连接件或后连接件中的垫圈Ⅰ,垫圈的外径大于安装孔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宏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宏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6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三自由度调节平台的全路径精度校准装置
- 下一篇:微生物培养用水制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