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9850.4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何峰;陈世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2D25/20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8000 重庆市涪陵区鹤***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化 货车 车厢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包括前车厢板、后车厢板、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所述侧车厢板包括侧板边梁与围设于侧板边梁之内的侧板本体,在所述侧板边梁与侧板本体之间还设置有过渡连接块,该过渡连接块的截面呈倒U字形,在所述过渡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侧板本体相适应的容置槽,所述侧板本体的侧边缘伸入该容置槽内,且所述侧板本体的侧边缘与所述过渡连接块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所述过渡连接块与所述侧板边梁的侧壁焊接固定。其显著效果是:避免了焊接时对母材削弱,提高了车厢底板的整体强度;提高了车厢底板的抗形变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用车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载货车车厢是由焊接在车厢底板骨架上的底板,以及前板、后板和左右两边的侧板构成,为了提高车厢的坚固型和承载能力,往往需要将车厢的各面板材制作成实心的全钢结构或钢木混合结构,因而现有货车车厢自身重量较大,不仅严重的影响了车辆的载重能力,而且使能耗增加。因此,车厢轻量化是目前货车车厢的发展主流。
现有技术中,有人提出了铝制结构的货车车厢,对于铝制的车厢来说,虽然可以节约能源,但是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车厢越长,车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就越弱,承载能力就会明显下降,因此增加刚度是满足厢体几何尺寸的有效方式。但传统工艺中,对铝质车厢底板的刚度增强方式是在底板的底部焊接一根加强梁,但焊接过程会产生热量,母材强度会有所损失,导致车厢底板的整体强度差强人意。另外,传统的车厢侧板结构中将侧板本体焊接于侧板边梁的表面,但此种方式会在侧板本体上形成一个横向撕拉的力,使得侧车厢板极易被货物的冲击力损坏,使用寿命不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通过改进侧车厢板结构、采用一体挤压成型有加强梁的底板的同时通过改进加强梁与底板纵梁的连接结构,从而不仅能提高车厢整体的结构强度,还能够避免传统焊接工艺带来的各种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其关键在于:包括铝制的前车厢板、后车厢板、对称设置的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车厢板包括侧板边梁与围设于侧板边梁之内的侧板本体,在所述侧板边梁与侧板本体之间还设置有过渡连接块,该过渡连接块的截面呈倒U 字形,在所述过渡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侧板本体相适应的容置槽,所述侧板本体的侧边缘伸入该容置槽内,且所述侧板本体的侧边缘与所述过渡连接块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所述过渡连接块与所述侧板边梁的侧壁焊接固定;
所述车厢底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横梁与底板纵梁,在所述底板横梁与底板纵梁的上方设置有铝制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在所述第一底板体的底部一体挤压成型有加强梁,该加强梁与所述底板横梁平行设置,在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一底板体之间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底板体,所述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之间以及相邻两块第二底板体之间均采用摩擦焊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纵梁下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凸缘;在所述加强梁上开设有与所述底板纵梁尺寸相适应的缺口,所述底板纵梁卡设于所述缺口内,且所述加强梁的下表面与所述凸缘的下表面齐平,所述加强梁的下表面与所述凸缘的下表面采用摩擦焊方式焊接固定,所述加强梁与底板纵梁的其余接触部分采用氩弧焊方式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体与加强梁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底板体形成该T字形结构的横向部分,所述加强梁形成该T 字形结构的竖向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均采用双层铝板结构,在双层铝板之间形成有支撑壁,该支撑臂将所述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分割成多空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均采用多空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9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尾气处理用活性炭纤维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身份信息采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