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量化车厢的底部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9825.6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7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峰;陈世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8000 重庆市涪陵区鹤***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化 车厢 底部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车厢的底部防护结构,所述底部防护结构为外形与车厢底部相适应的防护钢板,所述防护钢板包括底部钢板与分设于该底部钢板两侧的侧钢板,其中所述底部钢板设置于车厢底板的上方且与车厢底板的尺寸相适应,在所述车厢底板的边梁上还开设有过孔,在该过孔内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栓,所述底部钢板的两侧支撑于该支撑螺栓的顶部与车厢边梁上,且所述底部钢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所述车厢底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侧钢板贴覆于车厢底板与车厢侧板的连接处,且该侧钢板的下侧与所述车厢底板连接固定,所述侧钢板的上侧与车厢侧板的底部连接固定。实现了钢板与铝材之间的固定连接,增强车厢底板的抗冲击能力与抗形变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轻量化车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车厢的底部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卸车厢体有两种主流结构:矩形车厢和U型车厢,其结构大致相同,都是由前后车厢板、一对对称的侧车厢板以及车厢底板焊接或铰接而成。
目前,轻量化是自卸车厢发展的主流,增加刚度是满足厢体几何尺寸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对于经常承受货物冲击的底板来说更是需要保证结构强度。在传统工艺中,车厢的轻量化通常采用铝合金来实现,为了避免货物直接对抗变形能力较差的铝合金底板的冲击,通常在车厢的底部设置防护钢板。然而,防护钢板与铝制车厢底板为不同材料,两者之间不能直接焊接固定,因此如何实现钢板与铝制车厢底板之间的连接成为困扰业界的一个难题。同时,焊接过程会产生热量,而热量会造成母材强度有所损失,导致车厢底板的整体强度差强人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车厢的底部防护结构,能够增强车厢底板的抗冲击能力与抗形变能力,并且利用T型槽加上T字形钢件实现不同材质材料之间的复合使用,能够避免焊接时对母材强度的削弱,有效保证车厢底板的整体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量化车厢的底部防护结构,其关键在于:所述底部防护结构为外形与车厢底部相适应的防护钢板,所述防护钢板包括底部钢板与分设于该底部钢板两侧的侧钢板,其中所述底部钢板设置于车厢底板的上方且与车厢底板的尺寸相适应,在所述车厢底板的边梁上还开设有过孔,在该过孔内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栓,所述底部钢板的两侧支撑于该支撑螺栓的顶部与车厢边梁上,且所述底部钢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所述车厢底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侧钢板贴覆于车厢底板与车厢侧板的连接处,且该侧钢板的下侧与所述车厢底板连接固定,所述侧钢板的上侧与车厢侧板的底部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车厢底板左右两侧的边梁上分别形成有呈倒T字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着车厢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卡设有T字形钢连接件,所述钢连接件的横向部分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钢连接件的竖向部分朝上设置,且上端凸出于所述安装槽的上侧边缘,所述底部钢板、侧钢板的下侧边缘与钢连接件的两侧侧壁焊接固定;所述车厢侧板的靠近车厢的一侧开设有T字形卡槽,所述卡槽内装设有T字钢,所述T字钢的竖向部分伸出所述卡槽,所述侧钢板的上侧边缘与所述T字钢竖向部分的下侧侧壁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形成于所述边梁远离车厢内部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边梁靠近车厢的一侧形成有支撑台阶,所述边梁远侧车厢的一侧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支撑台阶与限位凸起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边梁与所述安装槽一体挤压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钢板与侧钢板连接而成的防护钢板的截面呈C字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9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病患用复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麻醉废气简易抽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