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避障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9528.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9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明禹;钟文海;曾榴英;杨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福兴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下 机器人 避障换能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避障换能器,包括外壳、针座、电缆线、环氧树脂胶、O型圈、匹配层、压电陶瓷片、软木板;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及下盖,所述上盖安装于下盖上,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匹配层的外侧设有卡槽,所述O型圈设置在匹配层的卡槽内,所述匹配层粘结于容置空间的底部;所述压电陶瓷片的负极面与软木板粘结,正极面与匹配层粘结;所述电缆线的一端与压电陶瓷片的正负极电气连接,另一端连接于针座;所述电缆线、压电陶瓷片、软木板通过环氧树脂胶包裹。通过压电陶瓷片产生超声波进行对水下障碍进行检测,从而实现远程操控水下机器人进行规避障碍,而且内部预留较大空间可内置硬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声学传感测量技术范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避障换能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具有在水下传输距离远,衰减小的特性,具有很好的应用范围,超声波换能器是利用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机械振动发出超声波或者将空间中超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超声波器件,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检测开发,在深水区及人所不能急的领域,水下机器人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但水下机器人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仅仅通过操作员目测不能很好的判断周围障碍物具体距离和位置,无法很好地通过、躲避障碍物。
有鉴于上述的描述,本设计,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避障的超声波换能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避障换能器,解决现有水下机器人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不能很好的通过远程操控规避障碍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避障换能器,包括外壳、针座、电缆线、环氧树脂胶、O型圈、匹配层、压电陶瓷片、软木板;
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及下盖,所述上盖安装于下盖上,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所述匹配层的外侧设有卡槽,所述O型圈设置在匹配层的卡槽内,所述匹配层粘结于容置空间的底部;
所述压电陶瓷片的负极面与软木板粘结,正极面与匹配层粘结;
所述电缆线的一端与压电陶瓷片的正负极电气连接,另一端连接于针座;
所述电缆线、压电陶瓷片、软木板通过环氧树脂胶包裹。
进一步优化,还包括铜皮,所述铜皮与软木板粘结,所述电缆线为双绞屏蔽电缆线,所述双绞屏蔽电缆线还包括屏蔽线,所述屏蔽线的一端与铜皮电气连接,另一端连接于针座。
进一步优化,所述匹配层为聚酰亚胺复合材质匹配层。
进一步优化,所述匹配层的厚度为波长的1/4。
进一步优化,所述针座为3pin 2.54间距针座。
进一步优化,所述上盖上设有吊装螺纹,所述吊装螺纹的规格为M30x3.5。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针座与外部硬件连接,通过电缆线给压电陶瓷片添加电场,压电陶瓷片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机械振动发超声波,或者当压电陶瓷片接收到超声波时产生振动进而产生一个电信号,通过压电陶瓷片产生超声波进行对水下障碍进行检测,从而实现远程操控水下机器人进行规避障碍,同时该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而且内部预留较大空间可内置硬件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新型水下机器人避障换能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新型水下机器人避障换能器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大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9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棚内部垄面施肥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八轴弹簧制造设备